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统一思想认识,大力谋篇布局
法治政府建设工作的深入推进是习近平法治思想在元谋扎实落地的具体表现,我局高度站位,提前谋划布局,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工作落实情况,优化调整领导小组成员结构,完整充实人员班底,层层推进各项工作细化落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和党的二十届历次全会精神,充分发挥自身行业优势,充分依照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各项要求,紧紧围绕“八五”普法规划的目标任务,不断完善人员机构的配比,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着力以高质量法治服务保障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谱写好中国式现代化的元谋篇章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二)注重培养教育,配齐配优人才
一是强化人员培训,通过职工会、党组会、专题培训等对行政执法人员进行轮训及分类分级分层培训,推动行业内从业人员对“区块链+行政执法和监督”平台的应用,稳步提高行政执法人员执法水平,专门聘请1名法律顾问,定期对本单位工作人员进行法律培训,涉及重大项目和工作决策时,注重征求法律顾问意见和建议,年内已开展专题培训2次;二是摸清底数,不定期对行政执法人员持证上岗、考核、退出、表彰奖励、网上考试、证件换发情况进行梳理摸排,建立档案台账资料,及时更新替换,做到底数清、情况明;三是持续开展宣传教育,推动行业从业人员对习近平法治思想、《云南省提升行政执法质量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3-2025年)》、行业内政策及相关法律法规等内容的深度学习,结合各类宣传活动,运用车站和车载LED显示屏对群众开展交通运输领域法律法规宣传,今年以来利用职工会、党组会开展普法教育10余次,通过辖区内公共场所LED屏播放标语6次、出租车车载LED显示屏播放标语60余次。
(三)提高法治思想,铺开宣传范围
一是“下沉式”开展普法宣传扩大影响面,在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民法典宣传月、宪法宣传周等重要时间节点,采取到局机关临街面、客运站、公交站等人员密集区悬挂宣传标语,到工会小广场等场地“摆摊设点”发放宣传册,在群众身边营造良好的普法宣传氛围,年内悬挂普法类宣传标语10余条,发放普法宣传册50余份。二是形式多样的开展专题培训和宣讲,通过组织行政执法人员和干部职工集中通过专题宣讲、专题培训、观看普法视频等方式,充分调动干部职工和从业人员学法、懂法的参与感和积极性,年内组织40名行政执法人员开展专题培训和宣讲26次。三是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开展普法宣传,到企业、项目建设工地、村(社区)等开展检查、交流学习等工作时通过现场解答、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开展普法宣传,提高宣传的针对性、感染力和覆盖面,结合我县交通企业法治文化建设,畅通普法宣传“最后一米”,增强人民群众对法治思想的体验感、认同感。年内到项目工地、企业、挂包联系村委会开展普法宣传10余次,到县人武部对基干民兵开展普法宣传专题讲座4次。四是稳步提升执法人员职业素质,定期开展专项整治,组织执法人员对车站、医院、学校、农贸市场及周边重点区域进行巡查,依法查处违法营运的“黑车”,与多部门组成联合执法队,采取有力措施,全面开展三轮车等车辆非法营运集中整治统一行动。
(四)扛稳压实责任,切实开展专项整治
为持续深入推进交通运输领域专项整治,进一步规范道路运输市场秩序。我局将开展交通运输行业领域专项整治与其他专项工作结合起来,贯穿到日常监管和执法检查中,实现监管和专项整治常态化。持续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严厉打击非法营运行为,保护经营者和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维护道路运输行业安全稳定。坚持对非法营运行为“零容忍”的要求,采取定点检查和流动检查、定时检查与不定时检查,全天候、全方位、无死角的方式,强化打击整治力度。针对部分非法营运车辆利用工作日中的非工作时间、休息日、节假日等时间空隙的违法经营行为,实行双休日值班巡查和夜间巡查制度,最大限度的遏制非法营运车辆的生存空间。今年以来,共出动执法人员1664人次,检查车辆2377辆次,查处违法违规车辆191辆次,其中:查处涉嫌非法营运50起,查处网约车违法案件51起;查处出租汽车违法违规经营行为32件,查处纠正违法改装、违法装载车辆42辆, 轻微违法行为免于处罚54起,有效遏制了非法从事道路运输经营行为。
(五)深化体制改革,提升行政执法质量
持续加强基层综合执法体制机制建设,全面落实《关于加强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工作体系建设的意见》、《关于进一步规范和监督罚款设定与实施的指导意见》和《关于进一步优化政务服务提升行政效能推动“高效率办成一件事”的指导意见》重要内容,建立奖惩机制督促行政执法人员政务服务人员提升工作水平和服务质量,加强对下放乡镇执法事项的指导和监督,扩大“一支队伍管执法”应用范围。严格执法人员资格管理和持证上岗制度,坚决杜绝不具备行政执法资格的人员行使执法权。完善行政执法程序制度,优化执法流程、规范取证行为、规范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权,用程序的公正保证结果的公正;加强与执法部门间的横向联动,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掌握执法力度,保障执法温度。结合法治交通建设,强化普法与执法的融合度,做好对执法典型案例的解读,大力宣传本行业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强调推进法治交通建设工作的重要意义,将交通行业在法治建设领域做出的贡献成果最大化,扎实推进法治交通建设。
二、工作亮点
亮点一:党建引领、行业治理,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
一是夯实党建引领这一基础聚合力。在已建成的交通运输和邮政快递行业党委的基础上,成立了交通运输行业工会联合会,建成占地155平方米的交通运输行业“云岭先锋新家园”,率先在平田乡、江边乡整合资源建成“红色驿站”,构建起“1+N”的行业组织阵地体系。二是走好“4条”路径,治理3个行业。通过在驿站设立流动党支部或者党员先锋岗、工会驿站、共青团志愿服务站,实现组织共建;通过在驿站融合速递共配、客运服务、电商服务等功能,实现平台共搭;通过在驿站配置服务设施,为快递员、货车网约车司机等从业人员和群众、旅客提供共享服务,实现服务共抓;通过部门履行行政监管主责、乡镇党群服务协同、村组干部代办助力、群众广泛监督抓实行业治理,实现基层共治。三是服务好群众“最后一公里”。针对农村快递量小、村庄分布散的问题,实行邮快合作同派件,有效降低运输成本;开通12条公交邮路、投入42辆客货邮公交车参与农村寄递物流,推动农村物流资源共享、客货兼顾、多业态融合发展;以“云岭先锋新家园”和“红色驿站”为依托,设置电商直播间,通过“直播带货”,打通农副产品进城“最先一公里”。
亮点二:依法行政、文明执法,运输市场健康运行
一是规范秩序。整合部门资源和执法力量加大元谋西站巡游出租车运营秩序整治,在站前广场道路上划定了出租汽车停车候客区,安装隔离护栏70米,增设标识标牌6块,出租汽车采取顺序等候、客来即走的方式候客,实现统一停放、顺序载客、文明揽客;在重点时段乘车高峰期,联合公安交警、城管部门执法力量对出租汽车驾驶员的违规行为开展分类整治,有效遏制了火车西站出租汽车乱停乱放、不文明揽客、强制拼车、不打表计费等违规经营行为。二是集中整治。牵头统筹公安交警、城管、交通运输执法部门力量,采取错峰、流动执法方式,集中整治电动三轮四轮车非法营运,共检查三轮车29辆,采取强制措施暂扣三轮车21辆,目前街面暂无载客电动三轮四轮车。
三、存在的问题
一是执法人员依法治理意识有待持续提高,在具体执法中还不同程度存在程序不够规范、过程不够有温度的现象,部分执法文书档案资料质量需进一步提高;二是交通法规的宣传普及任重道远,执法过程中发现在法律知识普及率和知晓率快速提升的今天仍有极少数执法对象的法治意识和法制观念淡薄,交通领域违规违法行为屡禁不止;三是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经验稍显不足,在开展部门联动执法时应多与相关联部门请教“两法衔接”工作。
四、下步工作打算
(一)进一步加强法治宣传教育。认真贯彻落实《法治元谋建设规划(2021-2025 年)》《元谋县法治社会建设实施规划(2021-2025 年)》《元谋县关于在全县公民中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八个五年规划(2021-2025年)》《元谋县法治政府建设实施方案(2021-2025 年)》(“三规划一方案”),结合自身行业特点,将法治宣传工作进一步拓展。推进法治宣传进机关、进企业、进工地,让公众了解法律、遵守法律,减少和避免依法治理工作的困难和阻力,营造良好的依法治理法治氛围。
(二)持续加强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牢牢依托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的契机,结合自身行业特点,通过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培养出一批群众身边的“法律明白人”,推动各级领导干部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引导广大群众自觉守法、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将法治宣传工作进一步拓展。加强与法律顾问的业务咨询,注重日常工作中的法律法规学习,努力培养具有行业特色的公职律师。
(三)将执法队伍建设与政务服务工作同步提升。组织开展各类行政执法培训,努力提高法制工作人员和执法人员的业务素质;推进交通运输执法形象建设,按照省州交通部门的要求,加快推广新制式执法标识、执法证件、工作着装和执法场所外观等工作,推进执法队伍的正规化、规范化、专业化、标准化建设。大力提升政务服务质量,聚焦道路运输、水上交通、公路施工、路网运营、公路管养、邮政快递6个着力点,不断提升交通运输行业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水平。围绕快递末端网点违规收费、货车超限超载、客运非法运营等重点,坚持系统综合治理、治标与治本同发力,通过部门履行行政监管主责、乡镇党群服务协同、群众广泛监督抓实行业治理,实现服务水平大提升。
(四)将社会矛盾纠纷预防与社会痛点堵点有机结合。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充分运用矛盾纠纷及信访问题“4+2”化解机制,完善矛盾源头预防、排查预警、多元化解机制,将社会痛点堵点与交通运输工作有机结合,持续运用交通智慧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将普惠政策向特殊群体特别是困境中的妇女儿童适度倾斜,助力全县开展妇女儿童特殊群体帮扶三年行动,做到矛盾纠纷在源头疏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