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2月2日在元谋县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元谋县发展和改革局
各位代表:
受县人民政府委托,现将元谋县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提请会议审查,并请县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22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发展形势和多重超预期因素的冲击,全县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历次全会、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各项决策部署,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州委州政府、县委县政府的工作要求和具体安排,严格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要求,全面落实稳增长系列政策措施,扎实推进“两个革命”,坚持“三法三化”,深入开展“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大比拼,建立完善专班工作机制,大抓产业发展、大抓基础设施、大抓改革创新、大抓开放发展,全县经济发展不断取得新成效,社会保持和谐稳定的良好势头。
2022年,初步核算,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6.68亿元,同比增长6.9%,差计划目标3.1个百分点,增速比全州高0.2个百分点,增速和经济总量均排名全州第5位,基本实现“增速不低于全州平均水平”的目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72亿元,增长18.7%,超计划目标6.7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49.28亿元,增长10.1%,差计划目标0.9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3.4%,差计划目标8.6个百分点;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4.87亿元,增长23.9%,超计划目标20.9个百分点;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20.37亿元,下降0.2%,差计划目标3.2个百分点;城镇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分别达45578元、17679元,分别增长4.5%、7.5%,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居民消费价格水平涨幅为2.6%,控制在3.5%的计划目标以内;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15%,控制在4.2%的计划目标以内。受疫情、乌东德水电站分劈产值调整和出现历史罕见的“汛期反枯”等远超预期的影响,地区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与年度计划目标有差距。2022年12月26日,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发出通报,元谋县获得“2021年度县域跨越发展先进县”。
(一)重大项目稳步推进,投资关键作用持续发挥。始终把抓项目稳投资作为贯彻“发展是第一要务”的重要内容,专班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始终排名全州前列,先后4次获省级重大项目推进工作“骏马奖”,获得奖励资金1200万元。全县累计投入项目前期经费2050万元,集中开工重大产业项目4批58个,总投资66.66亿元。争取中央预算内项目3个、资金7053万元,争取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项目4个、发债额度4.43亿元,中长期贷款项目被国家发展改革委锁定12个、贷款需求1.87亿元,人民银行转送二批设备更新改造贷款项目3个,贷款额度0.74亿元。2021年专项债券支出进度达96.2%,2022年专项债券支出进度达39%。牟元、元大高速公路建设加速推进,平田、物茂灌区8.6万亩灌溉、农村供水保障专项行动、西片区集中供水城乡供水一体化、河尾水库清淤增效等项目稳步推进。
(二)产业培育有新突破,发展质量水平明显提升。制定出台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实施意见,重点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74.5%。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稳步推进,元谋县列入全国首批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南繁冬夏繁国家级制种大县创建;入选省“绿色食品牌”9个,获“云南省十大名品”表彰农产品6个,新增绿色食品认证产品7个;中国农业大学云南现代种业研究院在元谋挂牌成立,元谋县“打造高原冬早蔬菜牌,富农创汇增效益”工作入选2022年全国农业生产“三品一标”典型案例,成功举办云南·元谋第六届蔬菜种业博览会。绿色能源和绿色制造业加快发展,绿色食品加工产业园建设稳步推进,帷盛、美跃、光茂等新能源装备制造企业落地投产。100万千瓦金沙江干热河谷复合型光伏平价上网基地项目稳步推进,华能164.5万千瓦光伏项目顺利开工建设,累计建成新能源发电站8个,总装机达310兆瓦,2022年累计发电5.58亿度,实现产值1.92亿元,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33.5%。文化旅游和服务业稳步复苏,云南省首个考古领域专家工作站落户元谋,金沙湖生态旅游区规划编制和招商工作同步推进,元谋龙街渡红军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开工建设,元谋县荣获“2022年全国县域旅游发展潜力百佳县”荣誉称号,元谋人世界公园荣获第一批省级文明旅游示范单位称号,全年共接待中外游客495万人次,实现旅游业总收入40.9亿元,分别增长168.81%、94.51%;组织5户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企业参加2022年省级“彩云购物节”“彩云消费券”系列促消费活动,15户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申报省级2021年“千企冲刺”销售竞赛奖励资金120万元,兑付73户商贸流通市场主体政策扶持资金561.76万元;元谋老字号凉鸡餐饮有限公司成功申报“第七批云南老字号”,老字号企业实现零的突破;元谋县绿色食品产业园智慧冷链物流建设专债项目被国家项目库锁定,元谋县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持续推进,覆盖城乡的物流设施更加完善。
(三)改革开放创新深入推进,发展动力活力持续增强。财政金融、国资国企、“放管服”、要素市场化等重点领域改革不断深化,土地、林地、环评等审批速度走在全州前列,清理盘活资源资产改革等取得实质性进展。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经验被列为全国农村水价综合改革典型案例,全省水利高质量发展现场推进会议在元谋召开,农业综合水价改革“元谋模式”在全省全国推广,元谋县创新水权水价水市场综合改革被评为全州“十大改革试点”,元谋县创新“4+2”矛盾纠纷和信访化解机制被评选为全州十大改革案例。扩大开放取得新进展,新备案外贸进出口企业2户,外贸进出口总额达1.01亿元,增长79.8%;引进中电建新能源集团、云南建投等公司落户元谋,成功促成四川远达集团、山东菏泽交通集团、华能公司等一批企业深耕元谋,招商引资州外到位资金增长28%。创新创业成效显著,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户,新增国家级、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各2户、10户,新增专利授权69件、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注册3项,2户企业列为省级知识产权优势企业,组织“双创”活动2场次,云南省“周雪平专家工作站”揭牌落地元谋,元谋县荣获“云南省乡村振兴科技创新示范县”称号,金雷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获得“国家级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称号。优化营商环境三年行动加快推进,完成县乡两级惠企政策“一站式”服务专窗开办工作,优化营商环境投诉平台接件7件,销号7件,销号率100%,用水、用气报装耗时、缴纳税费缴费率、立案便利度、审判、执行效率等指标保持全州前列。落实惠企资金1619万元、退减降缓税费3.19亿元,发放失业保险稳岗返还补贴109.7万元。新登记市场主体4724户,净增3892户,总数达2.18万户,每千人拥有市场主体108户。
(四)乡村振兴加快推进,城乡融合发展迈出新步伐。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脱贫人口持续增收三年行动计划全面实施,消除人均纯收入7000元以下脱贫人口228户816人,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人均纯收入增长16.2%;投入各级财政乡村振兴衔接资金5932万元,乡村振兴“十百千”示范工程全面启动实施,受理云南省政府救助平台申请救助事项3722件,办结率96.53%,1057户3100名监测对象已消除风险501户1584人,“三保障”成果不断巩固,牢牢守住了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乡村建设步伐加快,老城乡、新华乡通三级公路建设有序实施,江丙公路建设基本完成,龙街便民码头具备工程发包条件,30户以上自然村通硬化路完成84个自然村228公里,元谋县顺利入选“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创建单位;3个乡村振兴示范乡镇、21个精品示范村、75个美丽村庄创建工作全面启动,改建农村卫生户厕2677座,乡镇镇区垃圾处理设施、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覆盖率分别达100%和55.56%。新型城镇化加快推进,开工海绵城市建设0.11平方公里、实施老旧小区改造19个,新建及改造供水管网3.6公里、排水管网12.89公里;七大聚人行动深入推进,新增城镇户籍人口0.58万人,户籍人口城镇化率提高7.27个百分点。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加快推进,“五城”建设全面启动,美丽县城暨市政基础设施、龙川街元谋县城区段水环境综合治理等项目稳步推进,智慧城管调度指挥中心建成运行,龙川街、元祥街等老城区道路完成提升改造,老城区立体停车场、AGV智慧停车场开工建设,元谋县被命名为“云南省美丽县城”。
(五)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绿色发展底色更加亮丽。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专班推进龙川江流域综合整治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龙川江黄瓜园国控断面、金沙江大湾子省控断面水质优良率达100%,县内3条主要河流及11个县乡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土壤环境质量保持良好,污染地块、危险废物安全利用率和处置率均达100%。全面完成430套柴油货车远程排放监控OBD设备安装任务,县城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达100%。中央第二轮环保督察交办元谋县信访举报件25件全部办结,196个省级环保执法检查反馈问题全部整改完成;执法检查排污企业263次,受理投诉举报生态环境问题75件,查处环境行政处罚案件2件。严格落实长江“十年禁渔”和林长制、河(湖)长制,森林草原火灾零发生。城乡绿化美化工作全面启动,金沙江干热河谷生态保护与修复项目稳步推进,完成营造林面积10.72万亩、义务植树1.4万株,荣获2020年度全省营造林实绩核实和成效评估考核优秀等次。全县累计成功创建国家级“生态文明乡镇”2个、省级“生态文明乡镇”8个、州级“生态文明行政村”78个、“全国生态文化村”1个、国家级“森林乡村”3个、省级“森林乡村”36个、省级“美丽河湖”2个、州级“美丽河湖”5个。生物多样性保护持续加强,林草有害生物常发区监测覆盖率100%。
(六)民生保障不断加强,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保民生各项政策措施全面落实,民生支出16.52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81%。发放创业担保贷款9205万元,新增城镇转移就业6300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2539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1562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887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2.15%。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工程加快推进,“双减”措施有效落实,基本均衡发展向优质均衡发展过渡,县幼儿园被认定为楚雄州现代教育示范幼儿园,元马中学、元马镇中心完小、元马镇翠峰实验小学被认定为楚雄州现代教育示范学校;高中教育提质增效三年行动计划成效显著,普通高考600分以上人数增长200%。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和预警系统进一步健全完善,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融入楚雄州城市医疗集团,10乡镇卫生院胸痛单元建设通过验收,省级健康县城和省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创建 全面推进,全县发放云南省电子健康码数量位居全州第二、使用数量位居全州第二,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实现中彝医药服务全覆盖。公共体育场馆全部面向社会开放,组织开展群众性体育赛事活动5场次、公共体育场馆接待体育健身爱好者19.1余万人次。建成和在建各类养老服务设施2个、拥有床位1730张,养老服务体系不断完善。打造夜间文化活动示范点2个,开展“戏曲进乡村”演出38场次、群众性文化活动883场次,快板剧《满怀豪情迎盛世》荣获州理论宣讲大赛二等奖,云南省花灯剧院“文化共建心手相连”暨非物质文化遗产(花灯)传承基地在元谋挂牌。实施“十县百乡千村万户”示范建设工程12个、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抢救保护项目1个,成功打造民族团结进步示范“三中心三基地一廊”,元谋县和江边乡被命名为第四批省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军民融合发展迈出新步伐,省第十一届双拥模范县创建通过州级实地考评检查。社会保障水平持续提升,参保规模持续扩大,基本养老保险参保15.34万人、基本医疗保险参保20.59万人、工伤保险参保2.02万人、失业保险参保0.85万人;全县纳入城乡低保10.92万人次、特困供养9742人次,发放低保、“三类”对象、特困供养等各类民政保障资金24.66万人次7036万元。住房公积金贷款额度进一步提高,5220套保障性租赁住房入住率100%,3个问题楼盘整治按照既定目标正常推进。
(七)风险防范有力有效,社会大局保持总体稳定。疫情防控百日巩固提升行动深入实施,累计接种新冠病毒疫苗53.69万剂次、核酸检测能力提升到每天7000人(份),先后派出15批次65名卫生应急队员驰援上海、贵州及省内疫情较重县市等地,高质量完成504名境外入滇航班集中隔离任务,坚决、精准、高效应对处置系列突发疫情事件,及时全面落实国家疫情联防联控20条、新10条措施,全力“保健康、防重症”,全县疫情防控形势总体平稳可控。粮食能源安全有效保障,投入三农资金13.17亿元,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3万亩,粮食播种面积26.71万亩,产量9.31万吨,原粮稻谷储备50万公斤,成品粮大米储备20万公斤,粮食市场供应充足、价格稳定。有效应对能效管控,全力保障重点工业企业用电需求,全社会用电量4.28亿千瓦时,其中工业用电1.03亿千瓦时。财政金融风险有效防范,偿还到期债务本息6.9亿元,其中:偿还政府债务本息1.85亿元、化解隐性债务5.05亿元,虚拟货币“挖矿”整治共查处拆除非法“挖矿”设备237台。道路交通、矿山、自建房等领域安全专项整治深入开展,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扎实推进,信访、安保维稳、消防救援等工作全面推进,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
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我县和全国全省全州一样面临着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经济社会发展还面临着许多亟待解决的困难和问题,主要体现在:“欠发达”的基本县情没有改变,经济总量在全州的占比不足10%,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特点依然突出。支撑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基础还不牢固,交通、水利、物流等基础设施短板明显。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任重道远,民间投资增速低于全部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产业投资占比低,研发能力和内在创新动力不足。绿色食品加工产业园基础设施薄弱,缺少标准化厂房,生活配套设施不足,园区招商引资吸引力不强,招商引资成效不明显,难以形成产业集聚发展规模效益。营商环境仍待优化提升,市场主体小、散、弱,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有待加强。各类风险防范化解压力大,疫情防控的长期性没有改变,财政、金融、安全生产等领域风险不容忽视。
二、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建议
2023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开局起步之年,也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重要一年,保持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意义重大。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县委十四届五次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更好地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全力深化改革开放,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大力提振市场信心,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元谋开好局、起好步。
2023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建议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以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5%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以上;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增长3%;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15%以上;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5%以内;城镇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粮食产量稳定在9.3万吨以上。
三、2023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和措施
围绕以上目标,建议重点抓好以下8个方面工作:
(一)全力稳增长,确保实现发展目标。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全力稳住经济大盘,努力提升经济总量在全州的占比。一是一以贯之推进“两个革命”。牢固树立“今天再晚也是早、明天再早也是晚”的效率争先意识,深入推进任务项目化、项目清单化、清单具体化和项目工作法、一线工作法、典型引路法,坚持专班推进机制,开展“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大比拼,以工作效率提升推动工作任务完成。二是继续强化稳增长政策供给。在持续贯彻落实2022年系列稳增长政策的基础上,根据实施效果和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及时调整、制定出台新一轮稳经济政策措施,破解发展的难点、堵点和卡点。制定实施季度稳增长工作方案,压紧压实工作责任。三是着力稳就业稳物价保市场主体保民生。持续落实稳就业各项政策措施,扎实抓好高校毕业生、脱贫人口、农民工等重点群体的就业帮扶工作,确保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深入开展政策宣传、政策服务、政策兑现“三进市场主体”活动,千方百计助企纾困,让更多的市场主体活下来、强起来。扎实做好重点重要民生物资和防疫物资的保供稳价工作,发挥好物价上涨与价格补贴联动机制作用,全力保持物价总体稳定。加大民生投入力度,加快补齐民生短板,及时发放低保、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救助等保障资金,切实兜牢民生底线。四是加强经济运行调节调度。认真落实经济运行“五个主题”、稳增长指挥调度、预警通报等制度措施,及时发现解决经济运行中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采取有力有效措施加以解决,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二)大抓项目建设,着力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抢抓国家新一轮扩大内需机遇,大抓项目、抓大项目,持续夯实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基础。一是抓牢项目前期工作。加大项目前期经费投入力度,全县筹集投入项目前期经费2000万元以上,健全完善投资项目联审会商机制,土地、林地、生态环境、金融等要素保障部门提前介入重大项目前期工作,切实提高项目成熟度,确保招商项目、预算内项目、专债项目等尽早开工、如期投产。二是抓牢项目申报争取工作。围绕国家和省州重点支持的老旧小区改造、地下综合管廊、园区基础设施等重点领域,抓紧申报一批预算内、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等项目,力争各类向上争取的资金占全州争取总额10%以上。三是加快推进重大项目建设。服务保障好牟元、元大高速公路建设,有序推进姜驿乡三级公路、金沙江龙街便民码头、安全生命防护、危桥改造、公路大中修等项目建设。大力实施“兴水润元”三年行动计划,全力配合小石门水库和滇中引水工程建设,开工建设定远河、虎溪水库、姜驿中型罐区等一批骨干水源工程,持续推进麻柳水库、猛连水库改扩建及河尾水库清淤增效等项目建设,稳步推进姜驿乡提水工程,争取实施50万亩元谋大型灌区节水配套与现代化改造工程。加快推进100万千瓦金沙江干热河谷复合型光伏平价上网基地项目和华能164.5万千瓦光伏项目建设,启动实施总装机27.5万千瓦的“花福山、乌东德移民安置点”2个光伏项目建设,打造“风光水储充”一体化清洁能源基地。加快传统基础设施智能化、数字化、网络化升级改造,推动5G、物联网、北斗导航应用。推进绿色食品产业园智慧冷链物流建设,抓好城乡农贸市场提升改造和提质增效工作。四是优化投资结构。稳步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支持民间投资健康发展,鼓励社会资本参与重大项目建设,提升民间投资比重。加大产业招商力度,有选择、有重点、高起点谋划好产业发展方向,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力争工业投资增长40%。五是强化要素保障和运行调度。坚持“要素跟着项目走”,强化土地、林地、用能、环评等要素保障。加强投资运行调度,压实县级行业部门和各乡镇稳投资工作责任,确保投资持续稳定增长。
(三)大抓产业发展,着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动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县、网络强县、数字强县。一是推动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和绿色食品制造业再上新台阶。大力推进“一县一业”示范县、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南繁冬夏繁国家级制种大县建设,发展壮大生猪、肉牛、肉羊、蔬菜、特色水果、花卉等特色产业,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绿色食品产业园建设,打造县域绿色食品加工集群,力争农产品加工产值增长15%以上。打好绿色食品牌,力争新增“三品一标”认证10个以上,入选云南省“十大名品”2个以上。二是推动绿色能源与绿色制造深度融合。全产业链打造绿色能源、绿色食品生产加工制造等产业,在做好帷盛、美跃等重点企业服务保障的同时,加快推进元谋绿色食品供应链中心、日风电气等重大项目,力争绿色能源和绿色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0%以上。三是推动服务业加快恢复。加快构建现代物流基础设施网络体系,大力发展“互联网+”高效物流、跨境物流等业态,推动现代物流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金沙湖生态旅游区、中国·元谋文旅康养综合产业园、龙川江—凤凰山旅游康养园、元谋人遗址公园、红军长征国家文化公园等建设,大力发展康养旅游、乡村旅游、红色旅游等新业态,持续打造“东方人类故乡”世界级名片,确保旅游文化产业增加值增长12%以上。鼓励创建美食街区,引导夜间经济稳步发展,创建一刻钟便民生活服务圈,打造消费聚集区,力争批发业商品销售额、零售业商品销售额、住宿业营业额、餐饮业营业额分别增长15%、18%、18%、18%。坚持房住不炒的定位,支持住房刚性需求和改善性需求,加快发展长租房市场,促进房地产业稳步恢复。四是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加快推动智慧城市、智慧市场、智慧停车、智慧交通、智慧医疗等建设,培强做大数字产业市场主体。扎实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完善农村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体系,培育农村电子商务供应链。
(四)大抓改革开放,着力增强经济发展动力活力。持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激发创新,更加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一是大抓重点领域改革。聚焦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改革,持续深化经济体制机制、财税金融、国资国企、城乡体制机制、“放管服”、社会民生等领域改革,巩固检验检测机构整合成果,推动高质量强县。二是大抓对外开放。立足优势,主动参与我国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主动融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实施走出去请进来,提升元谋品牌的国际知晓度。深入对接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双城经济圈,努力在与南亚东南亚国家合作方面取得重要突破。三是大抓创新创业。实施人才强县战略,力争选拔培养省级中青年学术带头人、技术创新人才1人,培养省级科技特派员5人,培养兴楚英才2人。实施科教兴县战略,力争新增省级技术创新中心、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1个以上,新增州级以上院士专家工作站3个。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争取认定国家级科技型中小企业10户、高新技术企业2户、省级星创天地2户、省级众创空间1户以上。继续开展“双创活动周”、创新创业大赛等活动,鼓励中小企业参与各类“创客”大赛,不断激发全社会创新创业热情。四是大抓营商环境。深入推进优化营商环境三年行动计划,完善产权制度、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社会信用等市场经济基础制度,全面落实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外商投资负面清单制度,加快智慧政务建设步伐,全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完善领导干部挂钩联系民营企业制度,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完善优化提升营商环境的督查监督和考核激励制度,力争营商环境综合评价保持在全州第一方阵。五是大抓招商引资。聚焦绿色能源、绿色食品、文化旅游康养等重点产业,创新招商引资方式,强化“一把手”招商、产业链招商,提升招商项目履约率和落地率,促进产业链优化升级,确保全年招商引资州外到位资金增长15%以上。六是大抓市场主体培育。持续推进“三进市场主体”活动,落实好各项助企纾困政策措施,全力保障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扎实做好个转企、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工作,力争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户、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5户、限额以上批零住餐企业15户、资质建筑业企业3户。
(五)推动乡村振兴,着力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大力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持续优化生产力空间布局,推动城乡融合发展。一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深入实施脱贫人口持续增收三年行动计划,健全完善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巩固提升“三保障”和饮水安全成果。进一步深化东西部协作和定点帮扶,扎实推进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全力打造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元谋样本。二是全力推进乡村建设行动。统筹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布局,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全面完成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工作任务。继续实施城乡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和乡村振兴“十百千”示范工程,深入开展清洁家园、清洁田园(果园)、清洁水源专项行动,梯次推进农村“两污”治理,力争创建美丽宜居乡镇4个、示范村28个、示范村庄282个。持续抓好“四好农村路”示范创建工作,加快推进公路数字养护标准化建设。三是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围绕高质量持续优化城镇空间布局,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力争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2个百分点以上。加快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健康县城、美丽县城、文明县城、智慧县城、幸福县城。持续推进城市更新行动,继续推进龙川街元谋县城区段水环境综合治理、美丽县城暨市政基础设施等项目建设,新建及改造供水管网50公里,新开工改造老旧小区19个,启动中医院北侧道路、108国道人行道改造、源达路垃圾中转站、翠峰小学北侧停车场等市政设施建设;启动实施雷窝河公园建设,开工打造元谋宾馆西侧、水利园等景观节点,继续打造热区生态植物公园等绿地景观节点,确保年内成功创建国家园林城市。
(六)推动绿色发展,着力打造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先行区。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统筹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和绿色低碳发展,建设美丽元谋。一是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大力发展绿色能源、绿色制造、节能环保等绿色低碳产业,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推进低效落后产能退出,推进零碳园区、零碳小镇、低碳城市建设,倡导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创建绿色低碳公共机关,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二是深入推进环境污染治理。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确保县城空气质量优良率达100%、全县地表水控制断面Ⅰ—Ⅲ类水质比例达到100%、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100%,持续推进龙川江流域综合整治提升三年行动,扎实抓好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严厉查处生态环境违法行为,确保生态环境安全。三是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和持续性。强化“三线一单”管控,严格落实河(湖)长制、林长制和长江“十年禁渔”,推进金沙江干热河谷生态修复项目,持续推进国土绿化、防沙治沙和国家储备林建设,力争完成营造林面积14.5万亩,种植树木120万株。防范外来物种入侵,确保生物安全。四是大力推进绿美元谋建设。深入推进城乡绿化美化三年行动,围绕年度州级考评成绩位列全州前三、奖补资金位列全州前列的目标,积极做好城郊补绿提质工作,打造一批绿美城市、绿美乡镇、绿美社区、绿美乡村、绿美交通、绿美河湖、绿美校园、绿美园区和绿美景区。五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创建。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全力申报创建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和国家“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七)切实改善民生,着力推动共同富裕取得实效。抓住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一是坚持就业优先。持续落实稳增长稳市场主体保就业各项政策措施,抓好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民工、残疾人、零就业家庭成员等重点群体的就业帮扶工作,力争城镇新增就业3500人以上,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1500人以上,就业困难人员就业0.09万人以上,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人数保持在8.6万人以上。二是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提升学前教育普及普惠水平,推进县幼儿园创建省一级一等示范幼儿园;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着力破解“择校热”突出问题;持续推进高中教育提质增效三年行动,在“高上线、多本科、突重点、出尖子”上实现新突破,力争学前教育三年毛入园率、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分别达到96.5%以上、97.5%以上、96%以上。积极探索推进义务教育职教班试点,建立促进初中学业困难学生成长成才和普职融通发展的新途径。三是建设健康元谋。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继续推进县医院和县中医院提质达标,深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确保县域内就诊率保持在90%以上。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全面推进健康元谋建设。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快养老和育幼体系建设。四是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做好元谋人遗址相关考古研究工作,加快推进国家级非遗保护项目“元谋花灯”传承人陈申华的数字化抢救性采集拍摄工作,努力打造在全州全省全国有影响力的文化精品,持续巩固提升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成果。五是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持续推进社保精准扩面专项行动和社保服务“康乃馨”行动,确保应保尽保、应救尽救。持续实施社保基金安全“固堤行动”,切实把老百姓的“养老钱”“保命钱”守住、看好,让改革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加快推进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做好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兜底保障。六是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工作。深入推进“互联网+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行动,实施“十县百乡千村万户”示范创建引领工程项目5个以上、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精品工程2个以上,创建国家级、省级、州级示范单位15个以上,加强各民族互助合作,努力实现共同进步和繁荣。七是着力增加居民收入。聚焦中等收入群体占比低的短板,加强基础性、普惠性、兜底性民生保障建设。研究推广“光伏+”等模式,进一步盘活农村土地资源,增加群众收入,促进城乡居民收入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
(八)树牢安全观念,着力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把维护国家安全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确保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一是科学精准做好疫情防控。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落实落细优化疫情防控工作“保健康、防重症”措施,坚决杜绝“一刀切”、简单化。强化重点人群、重点机构和重点场所人员、高风险人员监测管控。加强疫情防控物资保障,保持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畅通。切实加强对群众的关心帮助,确保群众基本生活需要和看病就医等需求,及时回应群众关切。二是抓实抓好粮食能源安全工作。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26万亩,粮食总产量稳定在9.3万吨以上。积极应对全省能效管理的不利影响,做好电力、煤炭、天然气等保供工作,全力保障重点用户、重要部门、重点产业、重大项目用能。三是守牢经济金融安全底线。健全财政风险防控体系,强化预算约束和绩效管理,树牢政府“过紧日子”思想,加强财政资金管理,兜牢基层“三保”底线。严格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管理,妥善化解政府隐性债务。加强和完善现代金融监管,有效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P2P网贷等风险,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四是切实维护社会稳定。全面推进依法治县,巩固拓展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成果,抓好信访维稳、安全生产、防灾减灾各项工作,严厉打击整治涉枪涉爆、电信诈骗等多发性民生领域违法犯罪活动,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努力营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
各位代表,2023年经济社会发展任务繁重、意义重大。我们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省委省政府、州委州政府和县委的工作要求及安排,自觉接受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认真听取县政协的意见和建议,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守正创新、担当作为,努力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各项目标任务,以实际行动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元谋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