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元谋,城内金马坊戏台乐声绕梁、凤凰湖畔舞姿翩跹、龙马天街夜市霓虹闪烁;城外高速车流如织、产业园果蔬满棚、康养社区笑语盈盈。这座滇中小城以“文化焕新+生态提质+经济激活”的多维更新路径,在发展蓝图上勾勒出民生温度与经济活力共生的新图景,让幸福感在家门口持续升温。
文化赋能:老街区变身“幸福戏台”
清晨八点,金马坊古戏台前,63岁的祁家福带着民乐队奏响《众手浇开幸福花》,悠扬旋律引得路人驻足拍手。“以前没固定场地,队员凑不齐,在小区练习还怕吵到邻居,大家都没干劲。”祁家福笑着说。自金马坊改造后,古戏台成了民乐队的“专属排练室”,配套设施一应俱全。六年来,乐队从“不识简谱”到能演数十首曲目,还常登全县汇演舞台。如今的金马坊,非遗展演、民俗活动轮番上演,老街区成了居民的“文化客厅”,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生态提质:45.36%绿地率圆“公园梦”
上午十点的凤凰湖公园,昌世娥和舞队其他成员踩着节拍排练《花开中国》,舞姿与湖光山色相映。“十年前想找块安全的跳舞地都难!”昌世娥感慨,过去只能挤在灯塔旁的空地,人车混行还怕十分拥挤。如今,元谋建成12个城市公园、23公里绿道,县城建成区绿地率达45.36% ,人均公园绿地13.69平方米,远超县级城市平均水平,居民“推窗见绿、出门入园”的愿望终成现实。
夜经济激活:烟火气里酿出民生甜
夜幕降临,龙马天街夜市霓虹亮起,烧烤香、笑声与吆喝声交织,热闹非凡。“以前摆摊像‘打游击’,买卖得‘碰运气’,收入没谱。”商户白芹一边制作煎饺一边说,自元谋出台“夜间经济”扶持政策后,摊点集中入驻龙马天街等地,统一摊位、水电与配套设施,客流量也更大了,“现在有了固定摊位,不用再四处奔波,节假日一晚能赚平时两三天的钱!”市民段继光常带家人来:“逛夜市、吃小吃、看表演,满是烟火气。”
康养业赋能:“候鸟经济”点燃增长新引擎
除了夜经济的烟火气,元谋的旅居康养产业正成为经济增长的核心动力。依托“绿色康养之乡”的金字招牌与“天然温室”的气候优势,当地打造多个高品质康养社区,配套医疗护理、文化娱乐等服务体系,每年吸引大批川渝、东北“候鸟族”前来越冬。这份吸引力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发展成果:2024年,元谋接待游客623.34万人次、旅游花费64.5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8.17%和29.41%;地区生产总值达149.81亿元,增长3.3%,还成功跻身全省高质量发展综合评价前十,入选2025年全国县域旅游发展潜力百佳县。
从老街区的文化焕新到公园城市的生态蝶变,从夜经济的烟火升腾到旅居康养的动能迸发,元谋的多维更新始终紧扣“以人为本”的核心。如今的元谋,正以“宜居、宜业、宜游”的崭新姿态,将发展红利切实装进居民口袋,在滇中大地续写着小城蝶变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