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特的“热区”资源,显著的“通道”优势,使元谋县元马镇一跃成为川渝地区群众避寒康养旅居的理想之地,2024年共吸引来自全国9.8万余人到元马镇享受冬日阳光,超过县城建成区常住人口7.2万人规模。特殊的人口构成给社区治理带来挑战,作为“新市民”主要聚居区,元马镇积极探索“新市民”治理新模式,充分发挥党组织引领作用、发挥党群服务中心服务主阵地功能,让“新市民”融入新生活。

靠前服务,旅居变安居。依托网格化管理,建立旅居人员动态管理机制,以敲门入户、物业联排、小区摸底、“绿美元马”小程序报备等方式,适时掌握旅居人员基本情况;通过入户走访、“上门问政”、“群众说事日”、邀请座谈等方式收集汇总困难诉求和服务建议。指导康养型小区成立旅居人员党支部,开展“组织找党员、党员找组织”活动,引导“旅居”党员主动亮身份、找组织;依托区域党建联席会议机制,推行“旅居人员点单、镇级报单、部门接单”服务模式,有效聚合县级相关部门、社区、物业等多方力量,推进《元谋县“乐游乐居”二十五条暖心服务措施》落地落实,买菜购物完善良好市场秩序、增设快递网点延伸外卖配送范围、优化公交线路、完善交通出行等旅居人员反映突出问题建议逐一有了回应。依托元马镇党群服务中心,链接社工站、群团组织、医疗系统、养老机构、爱心企业等资源,常态化开展送健康、送文化、送温暖等多样化服务。在元马镇政务服务中心,旅居人士医保社保转移接续等民生事务被纳入“高效办成一件事”清单。同时,元马镇营造优质旅居环境,精心打造元马古镇夜市,将元谋人博物馆、凤凰湖公园、元谋人世界公园等A级景区,美丽街道、23个口袋公园连成精品线路,依托元谋高铁站、远达温泉康养城着力打造热水塘村党建引领农文康旅融合示范点,房车营地,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公厕淋浴等设施设备一应俱全。盘活城市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居家养老中心),推动城市旅居与乡村旅居协同发展,元马镇城镇旅居案例入选《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旅居云南·首批典型案例汇编》。

搭台引线,流入变融入。及时转变“管”的思维为“引”的思维,以元马镇党群服务中心为牵引,各村社区党群阵地面向旅居人员免费开放,提供活动阵地、政策咨询、路线指引等服务。邀请旅居人士旁听镇人民代表大会、春节返乡人才暨流动党员座谈会、院坝协商议事会等,引导围绕旅游发展、服务优化、基层治理等方面积极建言献策;在“群众说事日”中常态化开展“三官一律”进基层服务,受理旅居群众来信来访12件;明确旅居人员“联络员”,及时沟通交流,推动旅居党员就近就便参加组织生活,增强组织归属感。深入实施党建赋能旅居康养行动,推进远达21度小区、建科国际城等城市党建红色物业,管理服务和发动老年候鸟式康养型住户;以文化体验活动为抓手,组织有专业特长旅居人员成立合唱、太极、舞蹈等文娱社群,旅居旺季定期举办“乐居元谋”社区运动会、文化文艺交流晚会,为旅居人士提供既能参赛、又能参与社区交流互动的乐居环境,促进旅居群体从“流入”到“融入”转变。


双向奔赴,客人变主人。建好“候鸟”人才作用发挥平台,创新“旅游+”“候鸟+”“康养+”等模式,引进“候鸟银龄医师”到公立医疗机构服务,实现边执业边康养,缓解元马镇医疗卫生领域高端人才少、高层次人才紧缺和基层人才不足问题。引导旅居人士以“外地人”的视角,搜集整理具有元谋特色的文字视频图片资料,利用抖音、快手、小红书等平台,尽己所能宣传元谋、推介元马。依托旅居人士“朋友圈”,带动全县商品房销售904套60106.36平方米,同比增长100.69%,成为房地产市场低迷背景下的一匹“黑马”。旅居热更是带动元马镇乡村旅游业态的火爆发展,城郊农民因势利导就地就近创业,形成了农家乐、庭院经济繁荣的乡村旅游别样风景线。在元马镇积极探索推进“邻里守护、十户联防”微网格治理模式中,“新市民”纷纷到网格报道成为基层治理志愿者,越来越多的“新市民”正融入理想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