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城乡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通过压实责任、精准排查、强化宣传、完善应急等多维度协同发力,持续筑牢安全生产防线,有力守护了辖区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拧紧“责任阀”,构建全域防控闭环。老城乡将安全生产摆在突出位置,严格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要求,建立并完善了由党政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负责、各部门及行政村协同落实的责任体系。通过签订责任书,制定并实施《安全生产专项整治“百日攻坚”行动》及《治本攻坚三年行动》等系列方案,将涉及道路交通、在建项目、消防安全等9大类重点任务细化分解至7个职能部门及10个行政村,明确23项具体措施,确保责任落实到岗、到人。依托“包村挂点”网格体系,划分96个网格,配备96名专职网格员,建立“巡查—上报—整改—销号”闭环台账,今年以来累计整改隐患226条,全部清零。
织密“排查网”,靶向整治重点隐患。针对辖区农业基地多、交通复杂、在建项目风险高等特点,开展“拉网式+靶向式”隐患排查。对224家企业、种植基地等下达整改通知书100余份,完成县级挂牌督办隐患整改1条;结合“群众会”开展农村安全“入户行动”,排查燃气、用电等隐患,发放手册500余册,每季度开展农机培训;对学校、敬老院、集市等人员密集场所实行“每日巡查+定期巡查”,设立“护学岗”,赶集日开展文明交通劝导、疏导,有效降低事故风险。
奏响“宣传曲”,筑牢安全思想根基。打造“线上+线下”立体宣传矩阵,让安全知识“听得懂、记得住、用得上”。线下依托“安全生产月”“赶大集”等开展活动3场,覆盖800余人次,村广播每日3次循环播放安全常识;线上通过村级微信群推送野生菌中毒预防、自然灾害防范等信息100余条,针对留守老人、儿童开展“一对一”入户讲解。汛期前以自然村为单位开展应急演练,模拟内涝、地震等场景,提升群众避险、自救互救能力。
备好“应急策”,提升快速处置效能。完善地质灾害、森林火灾等专项应急预案,明确预警响应、人员转移等流程,今年8月至10月强降雨期间成功转移群众287人,无人员伤亡。组建15人应急救援队和66人基干民兵队伍,配备消防车、灭火器具等物资,累计出动救援30余次。建立“乡—村—组”三级预警机制,通过大喇叭、微信群等发布预警信息50余条,确保“第一时间传达、第一时间响应”。
如今,老城乡各重点区域安全标识醒目,道路防护设施完善,安全生产理念融入生产生活各环节。下一步,老城乡将持续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抓实抓细安全生产工作,为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