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谋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入推进法治社会建设,“八五”普法规划取得明显成效。州对县法治建设成效考核连续4年为优秀,元谋县先后被授予“州级先进平安县市”“省级先进平安县市”等荣誉称号。老城乡丙月村先后获得“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全国先进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等荣誉称号。元谋县司法局原普法与依法治理办主任李学平同志先后荣获“中国好人”,“中国法治人物”、“云岭楷模”等荣誉称号。
提高站位 科学统筹让法治建设有力有序有效坚持和完善“党委统一领导、人大和政协监督、政府实施、各部门配合、全社会共同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制定下发《元谋县关于在全县公民中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八个五年规划(2021—2025年)通知》及年度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点等文件,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普法工作,将普法工作纳入法治建设成效综合量化评定,“八五”普法专项工作经费纳入年度财政预算,并按照人均1元标准足额及时拨付到位,为普法工作顺利开展提供坚强有力地组织保障。
围绕中心 服务大局让法治服务更优更好更快全面优化法治营商环境,强化企事业单位经营管理人员、个体工商户法治宣传教育,助力企业提升风险防范能力,州对县营商环境考核连续荣获第一名。夯实农村基层民主法治建设基础,创建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国家级1个、省级7个、州级13个、县级76个,全县“民主法治村(社区)”创建面达100%。培养“法律明白人”499名、“学法示范户”710户、“学法带头人”45350名,建立健全“1+10+77”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实现县、乡、村三级平台全覆盖。深化“一村一法律顾问制度”,通过购买法律服务,实现全县77个村(社区)法律顾问100%全覆盖,办理法律援助案件524件、办理认罪认罚案件1616件、公证案件347件,解答法律服务咨询29666人次。
突出重点 分类施策让普法宣传更精更准更细一是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县委党校将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学习培训的必选课程和重要内容,开展专题报告、专题培训28期4874人次。全县各级各部门共组织开展习近平法治思想宣讲587场,组织124个单位5540余名干部职工参加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考试。全县中小学校开展习近平法治思想宣讲320场次、受教师生累计6.3万余人。二是大力弘扬宪法精神。把宪法列入各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干部教育培训的主要内容,组织新当选任命的领导干部进行宪法宣誓,开展“宪法宣传周”集中宣传活动。加大青少年宪法学习教育,开展中小学“宪法进课堂”活动,将宪法教育融入升旗仪式、青少年成人仪式、开学毕业典礼等,大力培育校园宪法文化。三是突出重点开展法治宣传。深入推进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依托“4·15”“民法典宣传月”“6·26”“12·4”等重要时间节点,大力宣传民法典、宪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和地方性法规,累计开展各类宣传活动1040场次20万余人次,发放宣传资料16万余份、民法典读本4万余册,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对法律法规的知晓度和普及率,营造良好的学法用法氛围。
形式多样 百花齐放让法治文化接地气润人心一是依托阵地建设,提升宣传“高度”。聚焦宣传阵地建设,建成元谋县法治文化中心、元谋县金沙江乌东德水电站建设库区移民法治宣传教育基地和元谋县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基地三位一体的多功能法治宣传教育阵地,打造法治文化主题广场(公园)3个、法治文化阵地21个、法治文化设施80个、法治图书角450个,设置法治宣传大喇叭670个。二是坚持以案释法,提升宣传“深度”。先后投入资金150万元拍摄制作《热坝说法》法治教育系列专题片23集,用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典型教育引导群众;创作普法花灯剧5个、反诈防骗短视频3个;推动落实法官、检察官、行政复议人员、行政执法人员、律师“以案释法”制度,在各类媒体平台发布各类典型案例320个。三是创新普法与民风民俗文化巧妙结合,提升宣传“广度”。积极探索普法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彝族左脚舞曲巧妙结合,编写录制收集《全体公民学法律》等13首普法宣传歌谣,收集120首花灯编辑了《元谋县法治文艺节目汇编》,开展普法题材民间文艺表演90多场次,《全体公民学法律》彝族左脚舞到中央电视台演播大厅2023法治人物发布会现场演出。法治宣传产品资源库,入库各类法治宣传产品136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