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乡镇人民政府,县级有关单位:
《元谋县大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已经十八届县人民政府第59次常务会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元谋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5年4月2日
(此件公开发布)
元谋县大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
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州委、州政府和县委关于大健康产业的工作部署及要求,深入实施健康元谋行动,加快推进大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结合元谋县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行动目标
立足独特资源禀赋和优质医疗卫生资源,聚焦生物医药、医疗服务、中彝医药保健、健康养老、健康管理服务、健康产品开发、健康运动城市建设,大力发展大健康产业。到2026年,初步建成覆盖全生命周期、内涵丰富、布局合理、特色鲜明、融合互促的大健康产业体系,力争实现大健康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6%以上,全县中彝医药和大健康产业增加值占全县GDP比重达到5%以上。
二、重点任务
(一)有序扩大医疗服务覆盖面
1.持续提升医疗服务能力。加快推进中央财政支持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全面完成各项改革任务。推进县域医共体建设,到2026年底,建成布局合理、人财物统一管理、权责清晰、运行高效、分工协作、服务连续、信息共享的紧密型县域医共体,争创省级紧密型医共体建设示范县。持续推进“银龄医师计划”,到2026年引进“银龄医师”不少于40名,建立“银龄医师”候鸟人才工作站不少于3个。
2.发展特色、高端医疗服务。支持县人民医院建立医康养中心、安宁疗护中心,县中医医院建立精神卫生中心、运动康复中心,元马镇卫生院建立旅居康养中心,探索提供一站式高端医疗、康养服务。
3.探索“AI+医疗健康服务”。探索借助AI构建县域医共体智能中枢,将三甲医院诊疗能力下沉至基层,打通电子病历、影像组学等多维度数据,同时借助一些轻量化AI问诊工具,为三级诊疗的落地赋能。
(二)持续推动中彝医药高质量发展
4.提升中彝医药服务能力。推进中医优质专科建设,加强彝医医师培育,推进乡镇卫生院省级中彝医馆内涵建设,到2026年,建设省级中医特色优势专科2个,培育彝医医师50人,确有专长医师25人,完成元马、羊街、物茂、老城卫生院中医馆内涵提升建设。
5.完善中彝医药服务体系建设。持续健全中彝医药服务体系,县中医医院建成中医治未病中心,100%乡镇卫生院、社区服务中心(站)、村卫生室提供中彝医药服务,建成省级“彝医药大师”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1个。
6.推广中药材规模化、标准化种植。抓住云南省将中药材打造成“烟草型”支柱产业的历史机遇,通过培育优势重点品种、优化种植区域布局、提升装备和科技水平、推进GAP种植基地建设,到2026年,全县特色中药材种植面积8000亩以上,建成2个100亩以上的示范种植基地,中药材种植企业、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数量5户以上。
(三)拓展多元化健康养生服务业
7.发展中彝医药养生保健服务。县中医医院建设针推康复中心、治未病中心等优势专科学科,打造中彝医药特色的高品质健康养生体验中心。鼓励社会力量兴办中彝医养生、医养结合保健机构,支持县中医医院收集筛选一批健康养生食谱、运动处方、药食同源处方等提供给健康养生市场主体,推广中彝医养生保健、美容美体、足浴熏洗、推拿按摩、针灸艾灸和亚健康调理等中彝医特色养生保健项目。
8.推进医养融合发展。完善乡镇医疗机构和养老机构医养联动机制,支持有条件的医疗卫生机构向康复、护理和养老服务延伸。到2026年,医养结合的养老机构实现10乡镇全覆盖。
9.发展“中彝医药+健康旅游”。持续推进中彝医药进社区、进小区、进景区、进院区“四进”服务,努力实现康养小区、医养结合社区、A级景区、养老院中彝医药服务全覆盖。以元谋人世界公园、远达温泉康养城等小区、景区重点打造中彝医药康养旅游示范线路,培育中彝医药旅游新品牌和新亮点。
10.大力发展“特色品牌+康养旅居”。聚焦“文、游、医、养、体、学、智”为主要内容的全产业链发展体系,充分挖掘生态、气候、交通、人文、农业等优势,立足大众健康消费需求,大力发展医疗康养、养老康养、绿色康养等旅居新模式、新业态、新场景。打造热水塘村、百果社区、汉禄村、龙街村、启宪村、鱼冼6个乡村旅居点,培育一批候鸟式、疗养式、休闲式、田园式、社区式等不同发展模式的康养示范项目。
(四)扩大健康产品供给
11.激活市场经营主体。支持鼓励各类经营主体把握大健康产业发展方向,壮大一批有机绿色食品、名特优新农产品等健康食品供给基地,培育一批康养旅居、养生保健、月子服务、健康养老等高品质服务企业,到2026年,引培健康服务企业3家以上。
12.发展健康食品。鼓励各类酒店和餐饮企业创新养生菜品、健康菜谱,加大对滇重楼、牛蒡、余甘子、特色蔬菜、水果、花卉等食药同源特色资源的开发利用,加快食药物质食品大健康产品的研发及成果转化,更好地满足广大消费群体对绿色、生态、有机等安全健康产品的需求。
13.促进金融保险与健康服务融合。鼓励金融机构深化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发展,结合产业发展需求,不断创新养老金融、健康金融等金融产品供给,优化健康产业链、供应链金融服务,推动康养、医养、养老等领域融资服务联动。发挥商业健康保险在健康产业链中的资源整合作用,鼓励商业保险机构针对不同的市场群体开发个性化健康保险产品,促进完善健康服务业体系。鼓励商业保险机构提供疾病预防、健康维护、慢性病管理等服务,推动健康保险从理赔型保险到管理型保险转变。
(五)全面发展健康运动产业
14.打造赛事品牌。充分发挥元谋自然资源禀赋和体育项目优势,打造“冬季赛事之城”,每年举办、承办体育赛事活动20场次以上。推广科学健身方法,形成人人参与、科学健身的勤锻炼氛围,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健身素养和健康水平。打造元谋摩托车耐力赛、元谋土林汽车拉力赛为云南省体育旅游精品赛事,元谋县“探源杯”篮球邀请赛为楚雄州体育旅游精品赛事,凉山“彝族摔跤”为云南省体育文化优秀项目。
15.推进“体育+”发展。依托元谋丰富的历史人文和民族文化资源,推介“体育旅游+户外运动+赛事体验+体医融合+康养融合”,扩大体育旅游产品和服务供给。以自然风光、历史遗迹、景区景点为要素,培育一批精品徒步线路、精品骑行线路、精品自驾线路,推动户外运动与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等深化融合。开展彝族摔跤、大刀舞、芦笙舞等民族体育活动,打造具有地域性、民族性、特色性的体育赛事,推动体育助力乡村振兴发展。
(六)搭建支撑平台
16.建立大健康产业联合组织。支持企业在平等自愿、凝聚共识的基础上建立跨区域、跨行业、跨产业链上下游的大健康产业联合组织,探索资源共享、协同创新、相互赋能、合作共赢的发展模式。
17.加大大健康产业宣传推介和交流合作。鼓励企业举办健康产业发展对接交流活动,搭建健康产业发展交流平台。加大中彝医药文化宣传,提高广大群众对中彝医药的知晓率,增强治未病意识。
18.加大健康产业人才培引。遴选一批医技水平居全州全省前列的医疗服务、生物医药、研发设计、健康管理等优秀健康产业人才。加大人才投入,建立健全多元化的人才发展投入机制,进一步扩大养老护理、公共营养、母婴护理、保健按摩、康复治疗、健康管理、健身指导等人才供给。到2026年,力争培育持证健康管理师160人、养老护理员400人以上。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大健康产业发展协调机制,研讨产业发展规划事项,协调产业发展瓶颈问题,部署落实促进大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各项工作。
(二)优化发展环境。推进“放管服”改革,优化政务服务环境,规范健康产业市场。研究建立适应大健康产业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发展的包容有效审慎的监管制度,完善对养老、旅游、健身休闲与医疗卫生跨界融合监管。
(三)开展监测评估。县统计局根据《健康产业统计分类(2019)》完善元谋县大健康产业统计分类标准,开展大健康产业核算工作,加强对大健康产业发展的监测分析与评价。
附件:元谋县大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重点任务清单
(2024—2026年)
附件
元谋县大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重点任务清单(2024—2026年)
重点工作任务 |
主要工作内容 |
责任单位 |
有序扩大医疗服务覆盖面 |
1.持续提升医疗服务能力。到2026年底,全面完成中央财政支持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各项改革任务;建成布局合理、人财物统一管理、权责清晰、运行高效、分工协作、服务连续、信息共享的紧密型县域医共体,争创省级紧密型医共体建设示范县;引进“银龄医师”不少于40名,建立“银龄医师”候鸟人才工作站不少于3个。 |
县卫生健康局、县发展改革局、县财政局、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县医保局。 |
2.发展特色、高端医疗服务。支持县人民医院建立医康养中心、安宁疗护中心,县中医医院建立精神卫生中心、运动康复中心,元马镇卫生院建立旅居康养中心,探索提供一站式高端医疗、康养服务。 |
县卫生健康局、县发展改革局、县财政局、县医保局。 |
|
3.探索“AI+医疗健康服务”。探索借助AI构建县域医共体智能中枢,将三甲医院诊疗能力下沉至基层,打通电子病历、影像组学等多维度数据,同时借助一些轻量化AI问诊工具,为三级诊疗的落地赋能。 |
县卫生健康局、县发展改革局、县财政局、县工业信息化商务科技局、县医保局。 |
|
持续推动中彝医药高质量发展 |
4.提升中彝医药服务能力。到2026年,建设省级中医特色优势专科2个,培育彝医医师50人,确有专长医师25人,完成元马、羊街、物茂、老城卫生院中医馆内涵提升建设。 |
县卫生健康局、县财政局、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 |
5.完善中彝医药服务体系建设。县中医医院建成中医治未病中心,100%乡镇卫生院、社区服务中心(站)、村卫生室提供中彝医药服务,建成省级“彝医药大师”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1个。 |
县卫生健康局、县财政局、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县医保局。 |
|
6.推广中药材规模化、标准化种植。到2026年,元谋县特色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8000亩以上;建成2个以上面积达100亩以上的示范种植基地,中药材种植企业、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数量达5户以上。 |
县工业信息化商务科技局、县农业农村局、县政务服务管理局、县林草局、县市场监管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
|
拓展多元化健康养生服务业 |
7.发展中彝医药养生保健服务。县中医医院建设针推康复中心、治未病中心等优势专科学科,打造中彝医药特色的高品质健康养生体验中心。鼓励社会力量兴办中彝医养生、医养结合保健机构,支持县中医医院收集筛选一批健康养生食谱、运动处方、药食同源处方等提供给健康养生市场主体,推广中彝医养生保健、美容美体、足浴熏洗、推拿按摩、针灸艾灸和亚健康调理等中彝医特色养生保健项目。 |
县工业信息化商务科技局、县卫生健康局、县市场监管局、县政务服务管理局、县医保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
8.推进医养融合发展。完善乡镇医疗机构和养老机构医养联动机制,支持有条件的医疗卫生机构向康复、护理和养老服务延伸。到2026年,医养结合的养老机构实现10乡镇全覆盖。 |
县卫生健康局、县民政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
|
9.发展“中彝医药+健康旅游”。实现康养小区、医养结合社区、A级景区、养老院中彝医药服务全覆盖。以元谋人世界公园、远达温泉康养城等小区、景区重点打造中彝医药康养旅游示范线路,培育中彝医药旅游新品牌和新亮点。 |
县文化和旅游局、县卫生健康局、县住房城乡建设局、县医保局、县民政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
|
10.大力发展“特色品牌+康养旅居”。打造热水塘村、百果社区、汉禄村、龙街村、启宪村、鱼冼6个乡村旅居点,培育一批候鸟式、疗养式、休闲式、田园式、社区式等不同发展模式的康养示范项目。 |
县文化和旅游局、县民政局、县卫生健康局、县农业农村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
|
扩大健康产品供给 |
11.激活市场经营主体。支持鼓励各类经营主体把握大健康产业发展方向,壮大一批有机绿色食品、名特优新农产品等健康食品供给基地,培育一批康养旅居、养生保健、月子服务、健康养老等高品质服务企业,到2026年,引培健康服务企业3家以上。 |
县工业信息化商务科技局、县市场监管局、县卫生健康局、县发展改革局、县农业农村局、县投资促进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
12.发展健康食品。鼓励各类酒店和餐饮企业创新养生菜品、健康菜谱,加大对滇重楼、牛蒡、余甘子、特色蔬菜、水果、花卉等食药同源特色资源的开发利用,加快食药物质食品大健康产品的研发及成果转化,更好地满足广大消费群体对绿色、生态、有机等安全健康产品的需求。 |
县工业信息化商务科技局、县农业农村局、县市场监管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
|
13.促进金融、保险与健康服务融合。鼓励金融机构深化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发展,结合产业发展需求,不断创新养老金融、健康金融等金融产品供给,优化健康产业链、供应链金融服务,推动康养、医养、养老等领域融资服务联动。发挥商业健康保险在健康产业链中的资源整合作用,鼓励商业保险机构针对不同的市场群体开发个性化健康保险产品,促进完善健康服务业体系。鼓励商业保险机构提供疾病预防、健康维护、慢性病管理等服务,推动健康保险从理赔型保险到管理型保险转变。 |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楚雄监管分局元谋监管支局、县卫生健康局、县民政局、县医保局。 |
|
全面发展健康运动产业 |
14.打造赛事品牌。每年举办、承办体育赛事活动20场次以上,把元谋摩托车耐力赛、元谋土林汽车拉力赛打造为云南省体育旅游精品赛事,把元谋县“探源杯”篮球邀请赛打造为楚雄州体育旅游精品赛事,把凉山“彝族摔跤”打造为云南省体育文化优秀项目。推广科学健身方法,形成人人参与、科学健身的勤锻炼氛围,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健身素养和健康水平。 |
县教育体育局、县财政局、县文化和旅游局、县卫生健康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
15.推进“体育+”发展。依托区位优势和特色民俗打造高原特色运动康体目的地,围绕“花山节”“火把节”“桃李节”等民族传统节日,举办农民运动会、彝族摔跤、“村BA”等体育活动,大力发展民族体育,推动体育助力乡村振兴发展。 |
县教育体育局、县财政局、县文化和旅游局、县农业农村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
|
搭建支撑平台 |
16.建立大健康产业联合组织。支持企业在平等自愿、凝聚共识的基础上建立跨区域、跨行业、跨产业链上下游的大健康产业联合组织,探索资源共享、协同创新、相互赋能、合作共赢的发展模式。 |
县工业信息化商务科技局、县卫生健康局、县民政局。 |
17.加大大健康产业宣传推介和交流合作。鼓励企业举办健康产业发展对接交流活动,搭建健康产业发展交流平台。加大中彝医药文化宣传,提高广大群众对中彝医药的知晓率,增强治未病意识。 |
县卫生健康局、县工业信息化商务科技局、县融媒体中心、各乡镇人民政府。 |
|
18.加大健康产业人才培引。遴选一批医技水平居全州全省前列的医疗服务、生物医药、研发设计、健康管理等优秀健康产业人才。加大人才投入,建立健全多元化的人才发展投入机制,进一步扩大养老护理、公共营养、母婴护理、保健按摩、康复治疗、健康管理、健身指导等人才供给。到2026年,力争培育持证健康管理师160人、养老护理员400人以上 |
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县财政局、县工业信息化商务科技局、县卫生健康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