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元谋县人民政府
首页 >> 公开信息内容

元谋县文化和旅游局对县十八届人大一次会议第57号建议的答复

索引号:11532328015177503N-/2022-0822001 公文目录:人大代表建议 发文日期:2022年08月22日 主题词: 文  号:元文旅字〔2022〕3号 成文日期: 发布机构:元谋县政府办

杨朝斌、李金磊、张文忠、杨起鸿、鲁甜、罗金凤、罗正娅、李双霞、戴兴德、赵波、曾彩雯代表:

你们提出的《关于利用凹鲊古猿化石遗迹建设世界级的文化旅游园的建议》(第57号议案),已交我局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元谋猿人遗址和元谋古猿化石地点的历史背景

1965年5月初,地质工作者钱方、浦庆余一行,在元谋大那乌村盆地上那蚌村后第四纪更新世早期地层中,发掘出左、右中门齿各一枚,属青年男性,形态特征与北京人相似,时代比北京人更早。经地磁仪器科学手段侧定,这两颗牙齿化石为距今170万年的原始人类所有,属直立人种中的一个新亚种--直立人元谋新亚种(简称“元谋人”)。元谋人的发现,对于揭示人类演化和发展的历史具有重要意义。元谋人早于"蓝田人"、"北京人"、"山顶洞人"等猿人,从而把中国发现最早人类化石的年代推前了一百多万年。元谋人遗址的发现,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和科研价值,中国及一些国家已将此发现写进了教科书。

元谋古猿化石首次发现为1986年10月,经云南省古人类省、州、县联合考古发掘及研究元谋课题组“国家九五攀登计划专项‘早期人类起源及环境背景的研究’云南课题组”在元谋县十多年间先后所进行的18次大规模考古调查、发掘及研究,共发现竹棚豹子洞箐、小河蝴蝶梁子、房背梁子、雷老大树箐梁子古猿化石地点4处,含古猿化石地层总面积约50万平方米,出土古猿化石标本2296件,其中:头骨1件、完整颌骨1件、上下颌骨残段26件、单枚牙齿化石2268枚。与古猿伴生的三趾马、剑齿虎等为代表的哺乳动物群化石6000余件,约60多个种类。时代为最晚中新世,与禄丰古猿相比,时代大体相当或稍晚,距今约800—600万年前。是我国乃至亚洲出土古猿化石数量最多、最接近人类并向人类进化的古猿化石地点,对于人类起源与演化、进化的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科学价值和学术价值。至于元谋古猿化石的系统地位、生存的确切年代等问题,目前仍在进行相关研究。元谋古猿化石地点,已于2013年3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二、关于利用凹鲊古猿化石遗迹建设世界级的文化旅游园的建议

1.在《元谋县“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2021-2025)》中明确了“两胜地”(“元谋人”生命起源科学探寻胜地和全国知名旅游康养休闲胜地)为统领,规划建设“一心、四片、两廊带”全域旅游发展格局,“元谋人”生命起源科学探寻胜地建设中明确了要把元谋人遗址、元谋人博物馆、元谋古猿化石地点、元谋恐龙化石地点、大墩子遗址、下淇柳新石器旧石器遗址等“古生命现场”和其它旅游资源有机融合、相辅相成,全面展示中华文明起源和文化发展的历史脉络,讲述生命起源,发掘研学产业。

2.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第二十七条规定,一切考古发掘工作,必须履行报批手续;从事考古发掘的单位,应当经国务院文物行政部门批准。竹棚豹子洞箐、小河蝴蝶梁子古猿化石均属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文物保护类建设立项需要提前完成水保方案编制、土地预审、规划选址、环境影响评估、地勘、地形图测量、矿压、地灾和初步设计及施工图设计等前期工作,前期立项工作复杂,需要投入大量前期工作经费。目前,在缺少项目前期经费的情况下,要利用凹鲊古猿化石遗迹资源,申报遗址公园项目,将凹鲊古猿化石遗迹建设成为世界级的文化旅游园的事难度非常大,加之前期立项工作复杂,将会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但我局会持续不断努力。

三、下一步工作重点

1.继续向省文物局和省考古研究所汇报对接,争取由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牵头,持续申报元谋猿人遗址、元谋古猿化石地点的考古发掘项目,持续开展元谋猿人遗址和附近早更新世地层及元谋古猿化石地点的考古发掘工作,争取每年发掘面积达200—500平方米。

2.协调全国高等院校具有考古发掘资质的院系申报元谋猿人遗址和元谋古猿化石地点的考古发掘执照,组织师生来元谋进行旧石器时代考古发掘的实习和研究。

3.根据我国涉外考古的相关规定,争取与国外研究单位的合作;

4.继续加强与省内外相关院系的联系,组织师生来元谋猿人遗址和元谋古猿化石地点参观、实习,举办地质夏令营等科普教育活动。

5.依托元谋古人类及古猿资源,按国家相关政策,持续推进遗址公园项目申报工作,争取早日立项实施。

最后,再次感谢各位代表对我县文博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大家对我们的工作多提宝贵意见,希望今后继续得到你们的关注和支持。

元谋县文化和旅游局

2022年8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