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元谋县人民政府
首页 >> 公开信息内容

元谋县农业局关于对政协元谋县第九届委员会第二次会议第27号提案的答复

索引号:11532328015177503N-/2018-0814014 公文目录:政协提案 发文日期:2018年08月14日 主题词: 文  号:元农字〔2018〕64号 成文日期:2018年07月16日 发布机构:元谋县政府办

武成勇委员:

你提出的关于争取项目资金,加大对农户大棚建设,有机肥投放补贴的提案,已交我们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近几年来,我县积极争取国家、省、州项目和资金扶持,紧紧围绕“促增产、提效益、保安全”三大目标及“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工作思路,将测土配方施肥、土壤有机质提升、中低产田改造等项目与新品种推广应用、高产创建、现代农业等项目相结合,实现技术集成配套,充分发挥土肥增效技术优势,不断增强土肥科技贡献率,发展现代农业,取得了明显实效。近年来共争取各级资金5000多万元重点用于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及大棚、滴灌等设施农业建设补助,其中:测土配方施肥补助项目资金505万元,现代农业项目资金2750万元,标准园创建项目资金150万元,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项目资金1000万元,省级农业发展专项资金865万元。1、加大推进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推广力度。2009年元谋县开始实施测土配方施肥补贴项目,八年来,我们主要围绕五个环节(测土、配方、配肥、供肥、施肥)开展了11项工作(野外调查、采样测试、田间试验、配方设计、配肥加工、示范推广、宣传培训、数据库建设、耕地地力评价、效果评价、技术研发)。全县累计采集土壤样品6208个,其中核心样688个,大面积辅助样4966个,试验土样554个,植株样品1014个,并进行及时整理分析化验40926项次;共完成水稻、玉米、番茄、洋葱、菜豆等“3414”田间肥料效应试验52组;完成1:1校正试验 50 组;完成玉米、水稻、洋葱“2+X1”田间肥料效应试验3组;完成玉米锌肥、菜豆钼肥微量元素单因子试验1组;同田对比试验 60 组;通过肥料试验,并对试验结果进行了三元二次和二元二次回归分析,得出我县水稻、玉米、番茄、洋葱、菜豆等作物高、中肥力的配方10个。共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116万亩,通过认真测产,示范区平均亩产3.8327吨,非示范区平均亩产3.389吨,示范区比非示范区亩增0.4437吨,亩增产率达13.1%,116万亩总增产514692吨。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总减不合理施肥(纯量)7586.4吨,总增加施肥(纯量)1734.2吨,总增产节支122931万元,效益十分显著。

2、转变施肥方式。充分发挥种植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的示范带头作用,强化技术培训和指导服务,大力推广先进适用技术,促进施肥方式转变。一是推进机械施肥。按照农艺农机融合、基肥追肥统筹的原则,因地制宜推进化肥机械深施、机械追肥、种肥同播等技术,减少养分挥发和流失。二是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依托中央财政支持现代蔬菜产业项目、现代农业优势农产品建设项目、蔬菜标准园创建等项目的实施,元谋县大力推广“双色”地膜覆盖、膜下滴灌等设施农业,提升农业发展基础。2017年,县共推广滴灌15.6万亩,结合高效节水灌溉,大力推广滴灌施肥技术,促进水肥一体下地,极大地提高肥料和水资源利用效率。水肥一体化滴灌技术有利于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滴灌施肥克服了因灌溉造成的土壤板结,土壤容重降低,孔隙度增加。滴灌随水施肥与施药,既节约了化肥和农药,减少土壤养分淋失,减少地下水的污染,提高了水肥利用率,减轻了病虫害发生,降低了化肥、农药对土壤和环境的污染。三是推广适期施肥技术。合理确定基肥施用比例,推广因地、因苗、因水、因时分期施肥技术。因地制宜推广水稻、蔬菜叶面喷施和果树根外施肥技术。

3、推进新肥料新技术应用。一是加快新产品推广。大力推广缓释肥料、水溶性肥料、液体肥料、叶面肥、生物肥料、土壤调理剂等高效新型肥料,不断提高肥料利用率,推动肥料产业转型升级。二是集成推广高效施肥技术模式。结合高产创建和现代农业基地建设,按照土壤养分状况和作物需肥规律,分区域、分作物制定科学施肥指导手册,集成推广一批高产、高效、生态施肥技术模式。三是大力推广轮作。元谋蔬菜历经40余载,经久不衰,其秘诀在于有一个好的种植模式:水稻—蔬菜—大豆、玉米—蔬菜—大豆,合理轮作有很高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有利于防治病、虫、草害,有利于均衡地利用土壤养分,改善土壤理化性状,调节土壤肥力。水旱轮作还可改变土壤的生态环境,增加水田土壤的非毛管孔隙,提高氧化还原电位,有利土壤通气和有机质分解,消除土壤中的有毒物质,防止土壤次生潜育化过程,并可促进土壤有益微生物的繁殖。

4、推进有机肥资源利用。适应现代农业发展和农业经营体制特点,积极探索有机养分资源利用的有效模式,加大支持力度,鼓励引导农民增施有机肥。一是推进有机肥资源化利用。支持规模化养殖企业利用畜禽粪便生产有机肥,推广沼渣、沼液的综合利用,支持农民积造农家肥,施用商品有机肥。二是推进秸秆养分还田。推广秸秆粉碎还田、快速腐熟还田、过腹还田等技术,推广使用具有秸秆粉碎、腐熟剂施用、土壤翻耕、土地平整等功能的复式作业机具,使秸秆取之于田、用之于田。三是因地制宜种植绿肥。充分利用冬闲田和果园土肥水光热资源,推广种植绿肥。在有条件的地区,引导农民施用根瘤菌剂,促进花生、大豆和苜蓿等豆科作物固氮肥田。

5、提高耕地质量水平。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完善水利配套设施,改善耕地基础条件。实施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改良土壤、培肥地力、控污修复、治理盐碱、改造中低产田,普遍提高耕地地力等级,确保在减少化肥投入的同时,保持粮食和农业生产稳定发展。

6、发展设施农业,积极探寻新的农业增长方式。按照县委、县人民政府“延长菜季、均衡上市”的发展思路,依托中央财政支持现代蔬菜产业项目、现代农业优势农产品建设项目、蔬菜标准园创建等项目的实施,大力推广工厂化育苗、大棚生产、“双色”地膜覆盖、膜下滴灌等设施农业,提升农业发展基础。目前,全县共推广蔬菜双色地膜覆盖,膜下滴灌15.6万亩;蔬菜大棚生产4550亩(其中:黄瓜大棚生产3568亩;番茄大棚生产522亩;甜椒大棚生产460亩);蔬菜工厂化育苗655.5亩,每年育苗规模超过3亿株,我县茄果类蔬菜实现了100%工厂化育苗。

去冬今春,我国大部分地区相继出现了农产品滞销和卖难问题,元谋番茄、洋葱、甜脆玉米这些传统优势大宗农产品也遭受了冲击,种植户基本上处于亏本状态,从中暴露出我县农业产业结构不优、发展质量不高、名特优产品缺乏等的核心问题。我县作为云南省传统的农业大县,最大的冬早蔬菜主产区,“中国冬早蔬菜之乡”,我们必须充分发挥地理优势、气候优势、产品优势、生态优势和战略优势,切实增强推进高原特色农业发展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抢抓机遇促转型,创新思谋抓发展,把元谋高原特色农业打造成为全省有名的智慧科技农业、绿色康养农业,推动农业大县向农业强县转变。

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县将充分利用元谋独特的气候资源优势,突出抓好冬早蔬菜提质发展。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强农导向,主动适应市场和消费者多元化、绿色化、品质化的需求,以国家现代农业科技园、现代种业科技园、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等产业园区建设为突破口,引进新品种,推广新技术,培育新主体,推进番茄、菜豆、黄瓜、洋葱、甜脆玉米等主推蔬菜品种的园区化、规模化、区域化、标准化、绿色化、有机化生产种植。大力发展绿色蔬菜种植,把注重数量、追求产量转向注重质量、消费者认可、提高效益的方向发展,依靠科技提质量,依托品牌促销量,依托品质抢市场,实现全县蔬菜产业优化升级。

感谢武成勇委员对我县“三农”工作的关心,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结合元谋实际,不断创新,努力工作,为全县蔬菜、经济林果产业发展、农民增收做出应有的贡献。希望各委员以后一如既往关心支持元谋农业的发展,为我县经济社会发展添砖加瓦。

元谋县农业局

2018年7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