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首页 >> 正文

元谋县农业农村局关于对县政协十届四次会议第113号提案的答复

索引号:11532328015177503N/2025-00635 公开范围:公开 著录日期:2025年09月13日 主题词: 文  号:元农字〔2025〕46号 生效日期: 发布机构:元谋县政府办

张跃明委员:

关于元谋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和绿美乡村建设的建议(第10040113号)已经交由我单位主办,现就提案办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关于元谋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和绿美乡村建设的建议

建议已经采纳。具体落实情况如下:

一、关于“保留乡村特色文化,科学规划绿美乡村建设”方面

(一)特色化规划全域覆盖。制定《元谋县绿美乡村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严格遵循“四不原则”(不砍树、不挖山、不填塘、不改渠)与“适地适树”要求,在干热河谷坝区村实施抗旱造林。优选攀枝花、凤凰木等乡土树种(成活率提升至95%);在民族特色融合村,完成彝族彩绘墙体(如凉山文化墙),傈僳族图腾雕刻(羊街镇示范点获省级表彰)。推广“三小园”模式:2024年建成农户房前屋后小菜园、小果园、小花园4000处(获州级绿美乡村命名87个)。

(二)功能性景观深度融合。对标浙江“口袋公园”,打造“乡愁记忆点”,在村口节点配套休憩设施+农耕文化展示(如物茂乡多竹村文化墙);水体修复,在池塘溪流种植荷花、芦苇等水生植物,改善水质,同步发展种植金沙江干热河谷地区特色经济林4.3万亩。

二、关于“统筹资源打造示范样板”方面

(一)示范工程集约攻坚。通过整合资金5.8亿元(2023-2025年),重点聚焦“三带一区”精品工程,实现了多方位的突破与提升。在金沙江热果带,16万亩生态果园的建设不仅推动了我县农业产业化发展,还成功打造了产旅融合型绿美乡村,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活力。与此同时,元马农旅带的大塘子村研学景观集群项目成效显著,带动户均收入增长300%,显著提升了村民的生活水平。此外,凉山彝风带通过彝族文化墙与绿荫大道的结合,成功获评省级绿美乡镇,展现了民族文化与生态建设的完美融合。在此基础上,2025年计划新增1个省级示范村,并严格筛选申报对象,如物茂乡大物茂村、老城乡大月旧等3个省级绿美村庄,确保示范工程的质量与效果。

(二)项目融合机制创新。通过推行“三统三防”机制,有效提升了绿美乡村建设的整体性和协调性。首先,在统一规划方面,将绿美建设与人居环境整治纳入“一张图”审批流程,整合287个绿化点位,确保规划的科学性和系统性,避免资源浪费和重复建设。其次,在统一招标环节,采取绿化工程与基础设施打包实施的方式,不仅提高了工程效率,还降低了30%的成本,实现了资金的高效利用。此外,统一验收机制引入第三方评估机构,重点考察景观融合度,确保建设质量与设计目标一致,2024年投资完成率高达272%,充分体现了这一机制的成效。与此同时,“三防”原则贯穿始终,严格防范重复建设、功能割裂和风格冲突,确保绿美乡村建设既符合生态要求,又兼顾实用性和美观性。

三、关于“加强后期管护,建立长效机制”的方面

专业管护全域覆盖工作通过推行“双轨制管护”模式,实现了绿美乡村建设的精细化管理和长效化运行。该模式结合浙江导则和元谋县管护方案的具体要求,将管护任务划分为专业养护和日常维护两大类型,分别由本地企业和村民合作社承担。其中,本地企业负责古树名木和景观小品的专业化维护,确保重点绿化区域的品质与安全;而村民合作社则通过开发村级公益岗,组织村民参与除草浇水等日常维护工作,既提升了绿化管护效率,又增加了村民就业机会。在此基础上,严格落实“四级管护”责任体系,形成县统筹规划、乡镇监督落实、村委会具体主责、农户履行“门前三包”的分级管理模式,确保管护工作层层压实、无缝衔接。与此同时,数字赋能与刚性约束相结合,进一步提升了管护效能。通过为20万株景观树悬挂二维码“电子身份证”,实现扫码查询养护记录,确保每棵树木的管护信息可追溯、可监督。此外,创新推行积分制管理,将护绿行为纳入村级积分超市兑换体系(1积分等价于1元商品),覆盖全县100%行政村,有效激发了村民参与绿美建设的积极性。针对毁绿行为,则通过村规民约强化惩戒措施,执行“红黑榜”公示制度,并暂缓相关责任人的村级福利分配,形成强有力的约束机制。

通过上述这些举措不仅提升了管护工作的规范性和透明度,也为绿美乡村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感谢您对元谋乡村振兴的宝贵建议。我们将持续完善绿美乡村建设长效机制,让乡村既留得住乡愁,又跟得上发展。

感谢你对农业农村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元谋县农业农村局

                                                                                  2025年9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