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志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在高速路口、文旅场所入口、大型居民小区等场所设立元谋农民特色农产品交易区的建议,已交我们研究办理,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元谋县当前工作基础与成效
(一)我县农产品交易体系初步完善。在规范化市场建设方面,全县现有食品生产经营主体4775户,其中餐饮服务主体2057户、食品小摊贩379户。甘泉村果蔬交易中心通过“统一交易、检测、包装、结算、物流”的“五统一”模式,实现年集体经济收入60万元,带动100余名村民人均增收2万元。 在智慧化升级方面,全县建成县级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2400㎡),覆盖10个乡镇服务站、40个村级服务点,支持农产品B2B/B2C交易,并在部分城市设立“元谋果蔬体验店”。
(二)交易秩序专项整治成果。由各职能部门牵头,以元谋县农业产业投资公司为主,成立元谋县果蔬交易联合整治队伍,在全县范围开展占道经营、以路为市等乱象整治,累计处理违规交易558起,取缔非法收购点454个。通过电子结算中心实现交易资金全程监管,杜绝压价、假币支付等问题。
二、推进特色农产品交易措施
(一)科学规划交易区布局 。 在全县的果蔬交易区布局中,从选址类型、交易具体位置、区域功能定位等方面入手,依据科学精准定位:高速路口区域,以京昆高速元谋出口为中心定位为全县冷链物流中转站+大宗批发交易区域;以文旅场所入口区域,元谋土林景区入口区域定位为元谋旅游直销+文化体验区;以大型居民小区、元马镇、能禹社区等3个人口密集区定位为元谋生鲜直供+社区团购集散点。
(二)创新运营管理模式。一是实行农户准入机制,实行“三证合一”(产地证明、质检报告、农户备案),优先吸纳脱贫户和合作社入驻。二是强化数字化赋能,配置溯源电子秤、LED价格公示屏,对接“元谋农产品信息网”实现交易数据实时上传。三是进行分时段管理,在9-12月果蔬季旺季,延长经营时间,增设冷链集装箱临时储货,在淡季,转型为手工艺品、非遗文化展销区。
(三)强化跨部门协同保障。明确部门职能职责,形成工作合力,县农业农村局负责农产品安全快检及农产品质量监管,增加日常抽检率,县综合行政执法局负责划定特色农产品区域,确保全县的农特产品能便利销售,保障交通畅通,县文旅局将“土林景区、元谋人遗址”交易区域植入“元谋人”文化农业产业元素。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加强试点推进与评估。整合全县优质企业资源,优先培育建设高速路口经营区域,积极引导经营主体在高速公路口延长线两端商铺设立元谋特色农产品经营店,满足入元外来人员的购买需求。
(二)促进电商融合升级。通过培育电商经营主体,增加数量,提升质量,努力开发电商交易小程序,支持交易区产品预约下单,联动村级服务站提供48小时直达配送。大力培育本土网红主播,重点推广“元谋青枣”“元谋番茄”“元谋洋葱”等地理标志产品的外销量,打造好元谋品牌。
(三)强化长效机制建设。将果蔬交易区域管理纳入各部门的日常监管工作,各司其职,相互配合,形成监管合力,在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扎实开展好监管服务工作。以全县农业特色产品交易区域为监管范围,以能禹果蔬交易市场为中心,设立投诉快速响应专班,具体开展相应电商交易和线下交易工作,推行“红黑榜”商户公示制度。
通过上述措施,一是减少中间流通环节,农户产品溢价率提升,促进农民增收。二是让城区居民、外来游客、旅居者更高效快捷购买生鲜产品、水果、蔬菜,进一步为消费者提供便利。三是加强“三品一标”认证产品,擦亮“北寿光·南元谋”产业名片。
设立特色农产品交易区是打通“田间到舌尖”的关键路径,感谢您对元谋三农发展的真知灼见!我局将持续加强与有关职能部门的协调对接,推动提案成果转化为惠民实效,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向纵深发展。
元谋县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5年7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