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宗梅、吴彭珍、李雁委员:
你们提出的关于加大县城建成区学前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的提案,已交我们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首先,感谢你们对教育事业的关心与支持。
学前教育是终身学习的开端,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办好学前教育,关系全县儿童的健康成长,关系群众的切身利益。但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县城市建设改造力度不断加大,易地扶贫搬迁子女、水电移民子、进城务工子女就近入学,学前教育“入园难”已经成为热点民生问题。特别是城区,由于幼儿园布点不足,局部区域结构性入学难问题突出。
一、在学前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方面
为缓解县城建成区学前教育基础设施建设不足的问题,在县委县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元谋县教育体育局多方筹措资金3000多万元,已新建并投入使用了元谋县甘塘幼儿园、元谋县幼儿园,改建元谋县元马镇翠峰小学幼儿园,同时采取扩大上述3所幼儿园及元马镇中心幼儿园招生人数的方式极大的缓解了县城建成区的适龄幼儿入园难的问题。下一步我们将元谋县元马镇中心幼儿园第二分园、元谋县元马镇摩诃幼儿园、元谋县江边乡启宪幼儿园、元谋县瓦渣等幼儿园、元谋县源达幼儿园列入专项债券项目及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项目进行储备并积极申报项目建设资金。
在到位资金不足的情况下,元谋县源达幼儿园于8月14日开标,瓦渣箐幼儿园预计于8月24日开标,以上项目建成,届时城区公办幼儿园布局将进一步优化,学前教育资源将得到较好满足,有效缓解“入园难”“入园远”问题。教育是百年大计,涉及千家万户,我局将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持续加大学前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争取更多的资金投入到学前教育基础设施建设中去,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为广大师生提供更优质的教育教学环境,办人名满意的教育,为元谋县更快更好发展奠定坚实的教育基础。
二、在对民办幼儿园的管理方面
在过去的一年,元谋县教育体育局努力推进民办教育有序发展。在加强民办幼儿园管理中,一是严格执行民办幼儿园办学审批制度。遵循“积极鼓励、大力支持、正确引导、依法管理”的原则,充分考虑三孩政策、城镇化、乡村振兴等因素,科学规划布局,严格审批准入民办幼儿园,促进民办学前教育向规模化、特色化、精品化方向发展。全县有民办幼儿园34所,停办2所,现有32所,有138个班,教职工347人,专任教师172人,民办在园幼儿3879人,占全县在园幼儿6861人的56.54%。二是推动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全县有普惠性民办幼儿园30所,营利性民办幼儿园2所,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占比93.8%;有省二级二等民办幼儿园2所,省二级三等民办幼儿园9所,省三级民办幼儿园19所。三是开展民办幼儿园年检评估工作。在民办教育机构自检自查的基础上,县教育体育局成立年检评估工作组,通过听、看、查、访、议等程序对照《楚雄州民办学校年检标准》,对32所民办幼儿园进行复查评估,经评估,全县民办幼儿园均为合格,无不合格的民办学校。四是贯彻落实民办学前教育发展扶持政策。落实普惠性民办幼儿园一般奖补项目中央资金65.82万元,惠及元马镇小天使幼儿园等30所普惠性民办幼儿园。
三、在学前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方面
(一)缺少编制核定相关文件的支持。目前编制管理部门未出台专门的学前教师编制核定办法,一直以来农村学前教育教师编制只能参照小学编制核定且核定不足,编制不足导致公办幼儿园(班)教师不足,不得不使用小学教师从事学前教师工作,造成管理考核机制不顺畅、身份不明确,人员互相拉用,多数村级幼儿园(班)多为小学教师兼任学前教师,学前、小学跨学段混教,拉用小学教师情况比较突出。
(二)学校聘请教师缺少资金支持。学校的工勤人员使用存在实际困难。根据《教育部关于印发幼儿园教职工配备标准(暂行)的通知》(教师〔2013〕1号)和《楚雄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楚雄州中小学教职工编制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楚政办通〔2018〕2号)要求,学校配备使用工勤人员实行政府购买服务。元谋县中小学2023年共使用临聘人员480人,需保障资金1788万元。虽然县教育体育局要求各学校优先把经费用于保障临聘人员工资和保险,但仍有很大的资金缺口,各学校拖欠工勤人员工资普遍存在,保障正常运转困难,还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由于全县中小学在2022年12月23日前无法按规定为未参保职工申报参保缴费手续,劳务派遣公司已于2022年12月30日,与全县中小学解除劳务派遣协议,不再按照协议约定派遣劳务人员和提供合法权益保障。为了保障学校基本运转,学校只能尽量缩减临聘人员,把工作量转嫁到教师身上,严重影响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为保障学校基本运转,学校只能缩小公办幼儿园的招生规模,缩减临聘人员,在人员不足的情况下,教师工作量进一步增加,进而影响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
元谋县教育体育局
2023年8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