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丽委员:
你提出的《关于进一步规范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的提案,已交我们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农村集体“三资”监管工作开展情况
(一)制定完善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制度
根据《元谋县开展村(社区)集体“三资”提级监督工作任务分解方案》以及《元谋县发展和改革局开展村(社区)集体“三资”提级监督工作任务细化实施方案》的相关要求进一步明确了我县农村集体“三资”监督管理各成员单位的职能职责。2023年我单位先后下发了《2023年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及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业务培训方案》、《关于转发楚雄州农业农村局关于认真组织开展农村集体“三资”监管理论政策学习的通知》、《关于开展元谋县农村集体“三资”监督管理工作情况自检自查的通知》、《关于召开全县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暨农村集体“三资”监督管理平台系统操作业务培训会议的通知》、《关于报送农村集体“三资”监督管理平台信息管理员的通知》等通知文件,对农村集体“三资”监督管理工作进行了规范指导和具体要求,与此同时我单位还帮助各乡镇修改完善了相关制度。通过制度的建立,进一步规范了农村集体“三资”的管理使用、债权债务的产生消除、档案资料的归集整理等相关业务活动。
(二)严格执行财务公开公示制度
2022年9月29日,元谋县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和监督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统一制定下发了《关于农村集体“三资”管理财务公开及业务流程的有关通知》,通知进一步明确了农村财务公开时限及要求,并规范统一了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业务相关流程,便于各乡镇规范有序开展农村集体“三资”监督管理工作。同时,要求乡镇农村集体“三资”监管部门进一步强化村务公开监督检查,对不符合财务公开要求的进行纠正和整改,我单位将定期或不定期对各乡镇公示情况进行抽查检查。
(三)积极开展业务知识培训工作
为了提升基层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业务人员水平,扎实推进村(社区)集体“三资”监督管理工作,我单位印发了《元谋县农业农村局关于转发<楚雄州农业农村局关于认真组织开展农村集体“三资”监管理论政策学习>的通知》以及《2023年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及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业务培训方案》认真组织相关人员开展相关业务知识培训。截止到5月底,全县共举办县、乡、村、组四职农村“三资”管理人员集中培训10期、累计培训学员1716人/次,交流学习10场/次、交流学习60人/次,其他学习11期、学习人数166人/次。通过培训学习提升了业务人员的责任感、使命感,增强了报账员及村两委班子成员的法治意识,杜绝了违法违纪行为的发生。
(四)认真清理整顿“贪污、挪用、侵占、低价承包、低价租赁、低价转让农村集体三资”等问题
我单位在认真开展好农村集体“三资”管理领域扫黑除恶专项整治工作的同时,配合相关部门对贪污、挪用、侵占、低价承包、低价租赁、低价转让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乱象等问题开展排查及整治。通过排查我县尚未发现“贪污、挪用、侵占、低价承包、低价租赁、低价转让农村集体三资”的问题。
(五)积极推进“三资”监督平台建设工作
根据《农村集体“三资”平台建设方案》的相关要求,我县积极推进农村集体“三资”平台建设工作,目前,全县十乡镇、77个村委会(社区)县级已接入“三资”监管平台端口21个、乡镇已接入50个、村委会(社区)已接入354个,所有接入端口已全部启用。2023年1月1日—5月31日期间,累计线上审批信息2908条、审批资金1.8亿元,实现了农村财务线上审批、线上报账、实时监管的良好局面。
(六)开展农村集体“三资”督查检查工作
为了更好了解我县“三资”监督管理平台运行情况,2023年1月30日—2月1日我单位分别组织人员到元马镇、黄瓜园镇、羊街镇、老城乡、物茂乡、江边乡就农村集体“三资”监督管理平台运行情况进行督查检查,并对督查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责令相关乡镇积极进行整改。目前全县累计开展监督检查2场/次,投入工作人员10人/次。
二、当前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资金管理不到位。资金管理不规范,公款私款难分、不分,对于上级安排的专项性资金,管理较为规范,对于农村集体的一些资金、社会捐赠资金等,管理较为松散,坐支或账外结算的问题突出,资金核算不完整,存在着公款私存、坐支现金的现象。
(二)资产管理不规范。未建立完整的资产管理台账,特别是对集体投资建设的公益用房、倒闭后集体企业资产、社会捐赠资产等,未纳入会计核算登记管理,有的资产购建时手续不全,使用多年仍在账外,有的房屋资产产权不明,管理乏力,有的办公设备等资产轻易购置、随意处置、账实不符。
(三)资源管理不健全。经过多轮对外承包,对集体所有的耕地、林地、山地、水域等自然资源,不愿或不进行资源清查,对于农村村级资源性质的位置、类别、地籍类型、地力等级等情况登记不够规范,造成农村“三资”底数不清、底子不明、管理混乱,有的改变了性质,有的资源价值缩水、有的长期被私人占用,损害了集体的利益。
(四)资本收益不公开。有的村集体以“三资”形式形成的股权收益以其他费用直接冲抵承包款和租金,有的收取后私自保管,长期不报账,有的资本收益使用无计划,集体利益得不到保障。
三、强化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的意见建议
(一)进一步明确各部门职能分工,强化责任意识。
(二)健全管理制度,严格审批程序。建立健全农村“三资”管理的各项制度,做到有章可循,用制度规范行为。
(三)推进“三资”管理网络化,改进管理手段,积极建立农村集体“三资”网络监管平台,全面推进农村财务电算化管理。
(四)构建“三资”管理监管系统,加大惩治力度,纪委监察、财政、农业农村、审计等部门,加大对农村“三资”的监督,发现问题,严格依法依规办理,纪检监察部门要加强对村干部及“三资”管理责任人员违纪行为的查处,凸显处理一个,震慑一片的作用。
(五)加大农村“三资”管理会计机构人员的培训力度,提升业务能力,建立健全乡(镇)代理会计服务岗前培训和继续教育制度,全面提升财务会计人员水平。
元谋县农业农村局
2023年 8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