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福生委员:
你提出的关于加强农业品牌运营、推进农业产业化的提案,已交我们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元谋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依托独特的气候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着力“培龙头、建基地、促加工、创品牌、拓市场”,致力于叫响“丰富多样、生态环保、安全优质、四季飘香”4张“名片”,全面推进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建设,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健康稳步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经过近40年的探索培育,以冬早蔬菜、热带水果为主的绿色现代农业不断发展壮大,全县种植蔬菜、水果品种达100多个,年产果蔬60多万吨,销售收入达20多亿元。2017年,元谋县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1530元,50%来自果蔬销售收入,连续15年位居楚雄州首位。元谋县先后被国家农业部评为全国100个无公害蔬菜试验基地县、全国首批农产品质量安全县、首批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云南省首批高原特色农业示范县等诸多称号,是全国有名的“冬早蔬菜之乡”。
在加强农业品牌运营、推进农业产业化工作中,我县采取的主要措施有:一是持续推进绿色蔬菜产业提质增效。结合暖冬资源优势,打好“早字牌、特色牌”,坚持园区化、规模化、区域化、绿色化、品牌化发展思路,做优绿色蔬菜水果产业。二是加强品牌培育增强竞争力。紧紧围绕打造“丰富多样、生态环保、安全优质、四季飘香”4张名片,结合自身发展优势和市场消费需求导向,坚持绿色发展理念,从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制定技术标准和监管措施,突出抓好农产品品牌化建设。目前,全县累计获无公害农产品认证27个,绿色食品认证48个,有机转换认证10个,有机转换产品认证1个;“元谋番茄” “元谋青枣”2个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和“元谋蔬菜” “元谋水果”2个集体商标获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注册。全县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面积23.9万亩,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达标面积17.1万亩,出口蔬菜质量安全管理示范区面积21.05万亩。三是强化园区建设示范带动。以国家现代农业科技园、现代种业科技园、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产品物流加工园等园区建设为重点,强化高位推动和园区引领示范,大力发展高效农业、科技农业、休闲农业、设施农业、品牌农业,培育壮大农业龙头企业,发展特色农庄,培育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培强壮大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四是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增活力。围绕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培育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逐步形成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骨干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全县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企业62个,2017年实现总产值达44.02亿元,销售收入37.68亿元,上缴税金6528万元,带动15.2万户农户增收7.33亿元。全县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335个,家庭农场22家,农产品营销大户51个,通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示范带动,有效提升了全县农业发展的整体水平,促进农产品产销对接和市场贸易。五是多渠道拓宽蔬菜水果产品销路。围绕打造全国绿色农产品交易集散中心,在元谋火车站旁规划建设占地10.7万平方米的能禹果蔬批发交易市场,有效辐射带动州内永仁、武定、禄丰等7个县市和省内临沧、保山、西双版纳及省外攀枝花、米易、西昌等地菜果交易,产品销往北京、上海、广东等国内200多个大中城市,每年有3万多吨洋葱、菜豆、香葱等出口到韩国、日本、俄罗斯、美国、欧盟及东南亚各国,蔬菜外销量占云南省冬早蔬菜出省外销的1/4,年交易量超过60万吨。依托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项目实施,积极探索发展农产品电商销售,建设51个覆盖城乡的电商运营中心和服务站点,2017年,全县农副产品电子商务交易额达2.65亿元,同比增长36.7%,被评定为云南县域电商十佳县。
下步工作中,我们将抓住云南省重点打造“绿色能源”“绿色食品”“健康生活目的地”三张牌的机遇,聚力打造绿食品牌。加大品牌建设力度,鼓励有关企业和各类农业经济实体或服务组织创建企业品牌,积极争创著名(驰名)商标及名牌农产品,加大绿色、有机蔬菜产品认证工作力度,力争每年新增绿色和有机农产品认证2个以上。力争到2020年全县发展冬早蔬菜种植22万亩,外销蔬菜65万吨,产值达20亿元。
你提出的关于建立“元谋果蔬”品牌打假机构的建议,因目前国家机构改革正在进行中,只能待改革完成后,再确定由相关职能部门负责履行相应工作职责,维护“元谋果蔬”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衷心感谢你们一直以来对元谋农业的关心和支持,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结合元谋实际,不断创新,努力工作,为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全国农产品特色优势区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希望各位委员一如既往关心支持元谋农业的发展,为我县经济社会发展添砖加瓦。
元谋县农业局
2018年5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