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元谋县针对部分群众“想就业却离乡远、盼增收却缺门路”的难题,精准施策、多维发力,通过政策扶持、产业拉动、技能提升三大抓手,让越来越多的群众在家门口找到稳定工作,实现收入增长,绘就出一幅就业有保障、生活有奔头的乡村振兴新图景。
为打破“企业招工难、群众就业难”的双向困境,元谋县从政策端发力,构建起“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群众受益”的就业帮扶体系。通过农产品加工、手工制造等企业,打造“家门口务工车间”,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组建专项服务小队,主动上门讲解税收减免、社保补贴等扶持政策,确保企业对政策红利应知尽知、应享尽享。今年以来,已为7家企业发放补贴资金36.49万元,有效减轻企业用工成本压力。同时,全面落实稳岗返还、创业担保贷款、就业见习补贴等政策,为群众就业创业提供“保姆式”服务。针对脱贫劳动力、残疾人等重点群体,建立“一对一”就业帮扶台账,精准推荐岗位。截至目前,全县已成功创建14个“就业帮扶车间”,覆盖蔬菜加工、服装制作等领域,累计吸纳112名脱贫劳动力稳定就业,人均月收入在2800元左右,真正实现“就业一人、增收一户”的帮扶目标。
依托独特的气候资源与产业基础,元谋县以产业发展带动就业岗位扩容,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找到合适工作。作为“中国冬早蔬菜之乡”,元谋县常年种植冬早蔬菜20余万亩,年交易量超80万吨,围绕蔬菜种植、管护、采摘、分拣、包装等环节,每年需大量劳动力。为此,县农业农村局联合各乡镇劳务合作社,建立“企业用工需求+群众就业意愿”对接机制,今年已向本地200余家农业种植基地精准输送务工人员2.1万人次,其中留守妇女、中老年劳动力占比达65%,群众实现家门口务工、顾家“两不误”。依托元谋人遗址、金沙江峡谷等文旅资源,打造江边乡红色文化旅游创业小镇、物茂土林景区民宿集群等项目,带动餐饮、住宿、旅游等行业发展,吸纳1200余名群众就业,人均月收入超3000元,实现“文旅发展促就业、群众增收享红利”。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元谋县将提升技能作为群众稳定就业的“硬支撑”,围绕产业需求与群众意愿,开展精准化技能培训。针对农业产业发展需求,邀请省农科院专家、本地种植大户,开展果蔬病虫害防治、高效种植技术、农产品电商销售等培训,今年1至8月,已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6900人,其中脱贫人口劳动力培训2900人,帮助群众掌握田地里的增收技能。针对新能源、家政服务等领域用工需求,与职业院校、企业合作开设电工、保育、电商直播等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课程,采用“理论授课+实操演练”“走出去考察学习+请进来现场指导”的模式,确保群众学得会、用得上。今年以来,全县已开展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925人次,865人取得职业技能证书,持证群众就业率达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