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至10日,元谋县医患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县医调委)在短短三天内,连续成功调解了两起医患纠纷,展现了新时代“枫桥经验”在化解社会矛盾中的积极作用,为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树立了良好典范。
7月4日,唐某在元谋县某二甲医院顺利产下一名女婴,然而婴儿出生后不久便出现异常,最终不幸离世。家属悲痛之余,认为医院在诊疗过程中存在疏漏,遂向县医调委提出调解申请。7月7日,调解小组在元谋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组织双方进行调解。面对患方家属的激动情绪,调解员采取了“分步沟通、分层释法”的策略,一方面解释医学领域的不确定性,另一方面普及相关法律法规。经过耐心细致的工作,双方终于在7月8日中午达成一致意见,成功化解了这起极易引发医闹的纠纷。

7月10日,县医调委再次出击,成功调解了一起涉及个体诊所的医疗纠纷。李姓女子因肘关节疼痛在某诊所接受银针治疗后出现手指麻木、手臂肿胀等症状,一年未愈。家属认为诊所治疗方式不当,双方因此产生纠纷。在县医调委的调解下,双方仅用3小时便促使这起跨度一年多的纠纷达成一致意见,签订了调解协议,创造了近年来县内调解医疗纠纷用时最短的纪录。

这两起纠纷的成功化解,得益于元谋县不断完善的医疗纠纷处置机制。元谋县坚持“两百一零”原则,即医患纠纷调解工作实现100%全覆盖,全县所有医疗机构均纳入调解范围;100%医疗机构购买医疗责任险,为医患双方提供有力保障;同时,严厉打击医闹行为,确保“医闹”行为和伤医事件零发生。元谋县还充分发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的作用,整合公、检、法、司法等部门资源,更加快速、规范地处理医疗纠纷。卫生行政部门也选派业务骨干轮驻办公,受理移交到综治中心的医疗纠纷,进一步促进了医患关系的稳定向好。
元谋县医患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的成功实践,不仅为医患双方提供了公正、高效的调解平台,也为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助推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