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时节,元谋县番茄陆续成熟,抢鲜上市。
晨光熹微中,元谋县纪检监察干部来到元谋能禹蔬菜批发交易市场。只见车水马龙、人头攒动,每个收购货位上番茄积聚成堆,众人熟练地进行分拣、装箱、打包、装车。
“今年我家种了10亩番茄,1亩番茄产量约8吨。番茄价格好,按照目前市场价能卖24万元左右。今天卖了6吨多番茄,每公斤3元左右。”看到前来走访的纪检监察干部,家住元谋县姜驿乡贡茶村的种植户白连良高兴地打开了话匣子。
番茄一直都是元谋县种植面积最广、产量最高、销量最大的蔬菜品种。元谋番茄不仅上市早,而且品质好、口感佳,拥有国家地理标志品牌,吸引全国各地客商竞相收购。与往年相比,今年的收购价格上升,为元谋冬早蔬菜外销实现了“开门红”。
“番茄种植过程中有没有农技人员过来指导?”“职能部门是否帮助解决实际困难?”“乡干部、村干部、驻村工作干部履职和作风情况如何?”纪检监察干部蹲下身来,一边询问,一边记录。
“刚移栽番茄苗,县农业农村局的技术讲师就来我们村里上了好几堂种植技术课,指导我们如何降低番茄种植风险、提升番茄品质,还帮我们答疑解惑,解决了不少技术上的难题。”白连良稍稍减慢了分拣的速度,脸上洋溢着笑容。他说:“职能部门、各级干部在拓市场、增订单、稳份额方面花了很多力气,县乡两级纪检监察机关也给予了很多帮助和支持,乡亲们看在眼里、记在心上。”
“如何让小小番茄映红致富路,为乡村振兴添砖加瓦?”面对这一考题,元谋县纪委监委立足“监督的再监督”职责定位,把护航番茄产业发展作为监督保障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内容,围绕番茄产业种、产、销,紧盯番茄产业政策落实、资金扶持、项目实施等重点环节,跟进监督、精准监督、全程监督,压紧压实职能部门和各乡镇责任,确保番茄种植丰产丰收。
针对番茄产业发展资金量大、项目多、受益面广等特点,在番茄栽种的关键时期,元谋县纪委监委统筹整合监督力量,深化“室组地”片区协作,充分发挥派驻纪检监察组“探头”作用和乡镇纪委近距离监督优势,成立专项监督检查组,深入生产一线、下沉田间地头,通过明察暗访、实地督导检查、入户走访等方式,对番茄种植技术指导、农资供应、惠民惠农补贴发放等重点环节进行监督,督促相关部门深耕“责任田”,着力发现和推动解决困扰、制约番茄产业发展的堵点、痛点、难点问题。
着眼于“番茄外销一头连着农民的‘钱袋子’,另一头连着各地市民的‘菜篮子’,保证外运畅通尤为重要”的实际,元谋县纪委监委主动靠前、积极作为,联合县市场监督管理局深入蔬菜批发交易市场,加强对相关职能部门在蔬菜交易方面履责情况的监督检查。同时,采取“下沉式”“点穴式”监督相结合的方式,深入了解番茄生产、均衡供给、产销对接等方面情况,督促相关职能部门不断完善蔬菜交易市场商住、仓储、物流、冷链、金融服务等功能,加强交易市场秩序管理和信息服务,强化蔬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常态化开通蔬菜运输“绿色通道”,有效节约运输流通成本,让处于销售终端的市民群众可以在第一时间吃上新鲜的元谋番茄。
日上中天,市场内人气不减。和白连良等种植户、客商告别后,元谋县纪检监察干部开始奔赴下一个监督调研点。“如何压实责任助推番茄产业转型升级?”“要发挥联动协作优势,通过清单明责、精准履责、督促尽责……”大家热烈讨论,身影很快隐入田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