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元谋县人民政府
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脱贫不脱情 林草干部的“舍不得”与“放不下”

日期:2021年05月20日   作者:吴苕宁   来源:县林草局    点击:[]

姜驿乡半箐村委会,是元谋县林草局“挂包帮、转走访”的扶贫联系点。脱贫攻坚以来,林草局挂包干部倾情投入,同贫困群众建立了感情,攀上了亲戚,点点滴滴的艰辛付出,铸就了半箐村委会脱贫攻坚的丰功伟绩,他们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既投入了感情,也收获了满满的成就感。挂包干部与贫困群众共同见证了扶贫、见证了历史!在全国打赢脱贫攻坚战后,在驻村工作队即将撤离之时,这个地方、这些“亲戚”,成了林草局挂包干部今生的“放不下”与“舍不得”。

                                 2021年5月10日,分批入户的挂包干部在半箐村委会留影。

                             2021年5月11日,第二批挂包干部与半箐村委会“三委”班子合影留念。

肩负使命,选择远方风雨兼程。阮晓强是元谋县土林州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副局长,由林草局推荐被县委、县政府派驻半箐村委会任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长。为拓宽困难群众多渠道增收,在发展好产业的同时,他积极引导群众发展好传统养殖业,通过林草局和多渠道的资金支持,为村里的困难群众发放鸡苗、幼猪崽等,动员干部职工为贫困群众捐款购买豌豆种发放。同时提供公益性岗位给无法从事重体力劳动的贫困户,既让他们增了收,也解决了村内公共环境差等难题。

                            阮晓强(中)和村委会干部为挂包村规划造林地块,改善生态环境。

  来时不适应、干了放不下、走后舍不得。张东是林草局一名年轻的姜驿乡籍干部,2018年,他主动报名加入林草局驻半箐工作队。驻村后,才发现一切都不那么简单。驻村工作千头万绪,大到带领群众发展产业,小到化解家庭邻里矛盾,尽管看似都是小事,但对村民群众来说,件件都是大事,面对千头万绪的驻村工作,他犹豫过、退缩过、彷徨过。但是,作为姜驿本地人的他,面对乡情、听着乡音,他内心又变的坚定而执着!默默无闻、任劳任怨的他,看着通村通户的水泥路和逐年脱贫的家乡人民,他无悔于青春年华!

                                         张东为贫困群众宣传各项扶贫政策

站好最后一班岗,是最好的告别,也是最好的纪念。今年6月,在林草局工作了35个年头的林草干部王玉玲即将退休。为迎接国家乡村振兴局的调研工作,5月10日这天,她和其他挂包干部一同前往半箐开展入户走访工作。一路上,她沉默不语、心情复杂,因为这是她最后一次走“亲戚”。回忆起2017年5月至2018年2月,全县开展扶贫工作“三评四定”和“动态管理”期间,她除了单位业务需要回县城处理,其他时间她都坚守在半箐。在那段一天当两天用、一人当两人的日子里,白天挨家挨户核查贫困户信息,夜晚马不停蹄录入信息。由于入户次数多,做表格做得多,随意提起114户贫困户的信息,她都能说出一二。有人问她诀窍,她说:“哪有什么诀窍,入户得多了,自然就记住了。”

 

                                         王玉玲为村里的智障群众洗头、梳头

 和驻村工作队吃连心饭,暖一线扶贫干部心。吴龙琼是林草局分管脱贫攻坚工作的副局长,她在做好分管工作的同时,用心用情关心林草局驻半箐工作队员。每次到半箐开展工作,她都会对驻村工作队员嘘寒问暖,叮嘱他们尽量不要长时间连续加班熬夜。了解他们的身体状况和家庭实际困难,及时疏导工作压力,对身体不能胜任工作的队员。她向局党委汇报研究后,及时作出调整。她经常动情的说:“最辛苦、最劳累、付出最多的就是我们的驻村工作队员,照顾不了家庭、愧对亲人……,月光、星光、灯光,往往就是他们的诗和远方。”

                                     吴龙琼同驻村工作队员和贫困户吃“连心饭”

把种植技术教授给群众,让半箐的山变为金山银山。作为林草局高级工程师的李建洲,他对花椒、核桃、蜜桃等经济林果种植和管理技术颇有研究。在驻村期间,他经常性深入田间山头,对发展起来的林业产业进行技术教授。看着满山的核桃和花椒,他恨不能让所有群众都能掌握种植和管理技术;期盼着各家各户的核桃、花椒能早日结出金果果。

                                             李建洲为群众讲解核桃嫁接技术

挂包干部和贫困群众都是扶贫工作成效的历史见证者。在吴苕宁的“扶贫工作笔记”本中,记录着她每次的入户时间和工作内容。挂包伊始,她入户开展工作45次,由于通往姜驿乡的路蜿蜒崎岖,加之她平日就会晕车,每次前往和返回都要服下1支葡萄糖和一支扑尔敏,45个来回,她服下了90支葡萄糖和90支扑尔敏。45次的入户过程,她见证了贫困户家中的诸多变化,从雨天屋中地板会冒水的土基房到如今牢固明亮的红砖房;从家里只有一匹毛驴几只鸡到如今养殖品种和数量日益增多;从2016年家庭人均纯收入不足2700元到2020年人均纯收入11180元。

                                       吴苕宁和同事在入户走访的路途中

114户贫困户,45名挂包干部,每一名挂包干部与贫困户之间都结下了深厚的情谊。当得知挂包工作即将结束,驻村工作队也将于5月底撤离,在林草局挂包干部5月10日和11日分批再次入户也或许是最后一次入户时,贫困群众有的送挂包干部一袋花生、有的送半桶鸡蛋,有的眼里浸满泪水,有的拉着挂包干部的手久久不愿松开。他们送来的鸡蛋和花生,装着的是情谊,表达的是真挚!

                                            挂包干部帮助贫困群众改善居住环境

脱贫工作收官在即,回首这段扶贫历程,林草局挂包干部感慨良多,他们为取得的减贫成绩而由衷自豪,为困难群众在政府的扶持下摆脱贫困而感到欣慰。

有一种幸福,是林草干部走“亲戚”走进了群众的心坎里;有一种牵挂,是把结对帮扶期间结下的深厚情谊延续下去,继续关注半箐的发展,牵挂这里的百姓。

上一条:老城乡:学党史办实事 低视力贫困群众得实惠
下一条:巩固健康扶贫成果 我们在路上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