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农村劳动力培训及转移就业是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环节,是打赢元谋县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也是提高农民就业能力、增强元谋县产业竞争力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县委、县人民政府高度重视这项工作,并将其列入“元谋县委、县政府脱贫攻坚为民办实事项目”。元谋县人社局按照县委、县政府的安排部署,加强组织领导,明确目标任务,压实工作责任,采取有效措施,狠抓落实,全面开展农村劳动力培训及转移就业工作,有力地保障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助脱贫攻坚工作的进行。
本着“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以就业为核心,坚持以产业发展需求、劳动者培训需求、企业用工需求为导向,将订单、定岗、定向式培训相结合。开展市场需求大、就业门槛低、岗位收入高的职业技能培训,帮助劳动者掌握一技之长实现高质量就业。2013年-2017年,全县培训有意愿的农村劳动力3.3万人次,全县转移农村劳动力7.2万人次。
一、“七个到位”强推进
(一)组织领导到位。成立了由县委副书记任组长,县人社局局长任副组长,农业、扶贫办、经信、科技、住建、工会、团委、妇联、残联及10乡镇主要领导为成员的元谋县技能扶贫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进一步加强对“两个专项行动”的组织领导。
(二)目标任务明确到位。结合省州工作安排及全县脱贫攻坚工作实际,我县先后出台了《元谋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元谋县农村劳动力培训及转移就业精准扶贫实施方案的通知》、《元谋县2017年技能扶贫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元谋县2017年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工作方案》和《元谋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元谋县2018年就业扶贫实施方案的通知》,明确相关部门职能职责及目标任务,对农村劳动力培训和转移就业工作进行安排部署。按照“一户一人、一人一技、一技促脱贫、一人就业促脱贫”的工作思路,实现贫困劳动力100%组织培训,100%推荐就业,50%转移就业的目标,2018年计划培训农村劳动力14700人次,其中:培训贫困劳动力3000人;实现新增转移就业7300人,贫困劳动力1500人。目前共开展农村劳动力培训29340人,其中,培训贫困劳动力9954人;农村劳动力新增转移就业22290人,其中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3336人。
(三)宣传服务到位。制作了一期党建引领就业篇专题宣传篇,与元谋电视台创办就业扶贫专栏,与宣传部创办就业扶贫政策、用工信息宣传广播村村通,充分发挥小喇叭大广播等文化惠民工程的宣传作用,使村民干活都能听到就业政策、看到用工岗位信息。
(四)主体作用发挥到位。县人社局统筹谋划,结合部门行业特点,明确了县人社局开展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县扶贫办开展“两后生”职业技能学历教育培训及贫困群众技能就业能力培训;县农业局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妇联、团委开展农村青年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训;县经信局开展农村电商培训;县科技局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县总工会开展云岭职工素质培训;县残联开展残疾人就业技能培训。各部门按新增劳动力、“两后生”、致富带头人、从事农业生产和服务的劳动力进行分类,建档立卡,确定重点培训内容和培训方式;同时开展到村、到户、到人培训需求调查,对每个劳动力的个人情况、从业状况、技能水平、培训需求和愿望进行登记造册,建立实名制培训台账,对号入座,实施精准培训。
(五)数据精准到位。在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信息平台录入的同时,在6月底对全县10个乡镇78个(社区)村委会开展了2018年农村贫困劳动力情况进行了再调查,将调查的情况及时督促乡镇录入云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农村劳动力就业信息平台》,要求乡镇对农村劳动力信息系统进行动态监测,实时更新,同时做好痕迹资料管理。目前,全县已录入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信息台账11.9万人,转移就业3.6万人,其中建档立卡劳动力1.3万人,转移就业0.67万人,为精准实施就业培训和转移就业奠定坚实基础。
(六)政策落实到位。一是及时下发了《元谋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元谋县财政局<关于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就业创业服务补贴和交通补助资金管理使用的通知>》(元人社[2018]13号)、《元谋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元谋县财政局元谋县人民政府扶贫开发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就业扶贫工作的通知>》(元人社[2018]31号)、《元谋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元谋县财政局元谋县人民政府扶贫开发办公室<关于做好就业扶贫车间建设的通知>》(元人社[2018]38号);二是迅速实施转移就业补助优惠政策,对全县78个村委会书记、主任进行劳务经纪人培训,鼓励劳务中介、村委会和农村劳务经纪人开展劳务输出,对组织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实现省外转移的补贴300元/人、县外转移的补贴200元/人及跨省务工最高不超过1000元的交通补助,通过以补代奖形式支持转移就业。三是针对“无法离乡、无业可扶、无力脱贫”的农村贫困大龄劳动力、残疾家庭劳动力和有重病患者家庭劳动力,符合公益性岗位安置条件且有公益性岗位就业意愿的,托底公益性岗位102名,实施就业帮扶,促进贫困劳动力增收。四是创建“扶贫车间”,对符合条件的2家企业给予挂牌,引导农村贫困劳动力就近就地就业。四是搭建平台,提供服务,目前,共举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招聘会7场次,有85家省内外及县内企业、种植基地参与招聘,提供就业岗位1912个,2169人参加,达成用工意向471人,实现就业218人。五是积极主动与中航现代人力资源(深圳)有限公司开展劳务合作,建立中航现代人力资源(深圳)有限公司驻元谋工作站,组织动员农村劳动力到县外、省外务工就业,目前共组织输出126人,其中农村贫困劳动力20人,有效促进了农民增收致富。
(七)强化督查到位。县人民政府把农村劳动力培训和转移就业“两个专项行动”列入对县综合绩效考核内容及每月扶贫督查内容,及时将年度任务分解到部门、乡镇。县脱贫攻坚督查组每月对农村劳动力培训和转移就业工作情况进行跟踪督查,与扶贫工作同部署同督查,确保目标任务落到实处。
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思路、目标及主要举措
(一)强化统筹,合力推进。县人社局统筹谋划,结合部门行业特点,明确了县人社局开展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县扶贫办开展“两后生”职业技能学历教育培训及贫困群众技能就业能力培训;县农业局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妇联、团委开展农村青年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训;县经信局开展农村电商培训;县科技局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县总工会开展云岭职工素质培训;县残联开展残疾人就业技能培训。各部门按新增劳动力、“两后生”、致富带头人、从事农业生产和服务的劳动力进行分类,建档立卡,确定重点培训内容和培训方式;同时开展到村、到户、到人培训需求调查,对每个劳动力的个人情况、从业状况、技能水平、培训需求和愿望进行登记造册,建立实名制培训台账,对号入座,实施精准培训。在区域上,以深度贫困地区的劳动力为重点,集中培训资源、资金,优先进行技能培训、优先帮助转移就业、优先促进收入增长;在群体上,以青壮年劳动力、新成长劳动力、“两后生”、农村致富带头人为重点,优先进行职业技能提升培训和职业学历教育,充分发挥技能示范和致富示范“两个带动”作用。
(二)压实责任,强化督查。县人民政府把农村劳动力培训和转移就业“两个专项行动”列入对县综合绩效的考核内容及每月扶贫督查内容,及时将年度任务分解到部门、乡镇,明确乡镇负责培训输出人员的组织召集、宣传发动,县级部门整合培训资源,主动对接,合力推进。县总工会、团县委、县妇联发挥部门优势,针对青年、妇女等不同群体,组织劳务输出;结合培训项目,引导企业吸纳农村贫困劳动力入企就业,引导青年入读职业院校提升就业技能,引导妇女依托当地特色产业创业就业。县领导小组每季度召开会议,通报各职能部门工作开展情况,分析研究存在问题,提出工作要求。县脱贫攻坚督查组每月对农村劳动力培训和转移就业工作情况进行跟踪督查,县人社局做好日常指导、督查、考核等工作,确保目标任务落到实处。
(三)精心组织,抓实培训。围绕县委脱贫攻坚和移民搬迁两项重点工作部署,结合全县产业发展和群众的需求愿望,把建档立卡贫困户作为重点培训对象,积极组织开展多项技能培训,促进了农村劳动力由随机就业向培训就业转变。2018-2020年,计划培训农村劳动力4.9万人次,2018年至2022年计划培训农村劳动力7.8万人次。
(四)引导转移,促进就业。广泛动员,利用一切资源,长短结合,促进转移就业。及时发布就业招聘信息,强化劳务输出宣传,充分调动农村劳动力者外出务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举办了“搭建供需平台、促进转移就业”和“精准扶贫、就业帮扶” 等现场招聘会,积极为全县农村劳动者送政策、送岗位、送服务。积极探索、开辟劳务输出新途径,与楚雄州外派劳务服务中心、楚雄金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有限公司签订了劳务输出协议,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搭建平台。同时,坚持以市场和就业需求为导向,实现市场需求和劳动者的就业愿望有效对接。坚持走产业带动、城镇化推动、县外省内转移、跨省转移、跨国跨境转移“五种途径”,具体做到“五个一批”即:依托乡村建设和地方特色产业,带动一批农村劳动力就近就地实现产业间转移就业;依托城镇化和“五网”建设等重点项目,带动一批农村劳动力实现城乡之间转移就业;依托当地区域经济发展,带动一批农村劳动力实现县内区域之间转移就业;依托驻外地劳务服务机构,组织一批农村劳动力实现省际间转移就业;依托区位优势,组织一批农村劳动力实现国际(区域)间转移就业。2018-2020年,计划转移农村劳动力5.5万人次,2018年至2022年计划转移农村劳动力7.8万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