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城乡位于元谋县中南部,距县城13公里,东与武定县白路镇接壤,南与羊街镇毗邻,西与牟定白沙滩交界,北与元马镇相连,是元谋县的“南大门”。行政区域面积216.4平方公里,东西长23公里,南北宽17公里,最高海拔2048米,最低海拔1105米,乡政府驻地河坝街海拔1279米,东至武定县白路乡分界,南与羊街镇毗邻,西与牟定白沙滩接壤,北与元马镇相连。
2024年末全乡总人口8202户、27113人。其中:男13893人、女13217人;乡村人口25186人,城镇人口1924人;少数民族14205人,占总人口的52.4%,其中彝族12337人,傈僳族1481人,苗族189人,傣族55人。全年出生166人,死亡182人。
老城乡辖老城、那能、尹地、挨小、库南、丙月、波亨、丙间、苴那、老者格10个行政村96个自然村124个村民小组。
主要山脉有班洪山、马头山、午茶山、波支房后山、大尖山等。境内成昆铁路、永武高速公路、108国道、元双路、牟元路横穿而过,造就了老城乡得天独厚的交通优势。
老城乡享有“元谋水塔”之称,乡域内水资源丰富,境内纳入“河长制”管理河流13条(龙川江、丙巷河、老城河、挨小河、阿郎沙河、丙岭哨河、观音堂河、那蚌河、丙间河、大浙江河、麻柳河、冲莫河、雷洒河) ;列入县级河长管理渠道2条(东山大沟、丙间大沟),中型水库3座(丙间水库、麻柳水库、猛连水库),小(一)型水库2座(挨小河水库、储麦水库),小(二)型水库4座(马道地水库、丙月团山水库、苴那水库、大白箐水库),电站1座(小河口电站)。丙间水库、麻柳水库为元谋县城近6万人的饮用水水源地,挨小河水库为甘塘、瓦渣箐移民安置点生活用水水源地。

老城乡属高原季风气候,河谷热、坝区暖、山区凉、高山寒,呈立体气候,旱、雨季较为明显,日照充足,自然条件优越,适宜蔬菜林果种植,乡内种有千亩连片葡萄和火龙果,素火龙果之乡、葡萄之乡、花卉之乡等美誉。
老城乡地势东南高,西北低,中部低凹。地形约为平行四边形,东西稍大,南北略小。境内已探明地下矿藏有铅、铜、硅、铁及草煤、石英石膏、河砂等。
老城乡原名元阳,为我县元、明、清三朝古城邑,古因县署设于此称县城,清光绪四年(1878年)县署迁马街,新老对应,故名老城。境内有“元谋人”遗址、县古城遗址、1935年红军长征过元谋“白酒坡阻击战”遗址、1949年元谋“民青”东甸会议旧址,还有陈时夏、徐升曜、安王图、李合等名臣、轶官的事迹传说。1965年5月, 钱方、蒲庆余等几名地质学者在大那乌村发现了中国迄今最早的猿人化石,测定了“元谋人”的时代为距今170万年,这一发现将中国最早人类化石的年代推前了一百多万年。1982年2月,国务院公布元谋猿人遗址为第二批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全乡财政收入决算4026.88万元,比上年增加1299.42万元,增长47.64%;财政支出决算4033.09万元,比上年增加1243.76万元,增长44.59%。地方财政税收1551.86万元,同比增长5.57%;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12亿元;招商引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入库数5项,累计完成投资1.21亿元。完成向上争取资金1189万元,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98.17%;共实施工程建设项目45个,其中实施各级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项目23个,财政衔接资金总投资1349.06万元;实施农村公益事业财政奖补项目2个,总投资158.81万元;实施2024年抗旱应急工程2个,总投资27万元;实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25个总投资1220.97万元。全年共谋划储备项目37个,入库成功15个,入库成功率35.14%。争取列重大产业项目清单2个,总投资0.47亿元,年度完成投资0.47亿元。
老城乡有中心幼儿园1所,中心完小1所,普通中学2所。老城小学有教职工121人,在校学生1394人,老城中心幼儿园在校学生177人;老城中学有教职工53人,在校学生514人;清和中学有教职工57人,在校学生439人。常态化开展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年内新识别监测对象5户14人,共消除风险21户64人,选聘乡村公益性岗位58名,投放小额信贷595万元。办理2024年春、秋季学期雨露计划94人次,发放补助资金21.2万元,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全乡累计发放农村低保金388.81万元,城镇低保金43.02万元,发放临时困难救助金37.09万元,落实高龄补贴528人发放金额32.06万元,发放残疾人两项补贴65.98万元,发放惠民殡葬补助40.8万元,发放残疾人辅助器具87件,举办残疾人实用技术培训班1期30人,排查0-18周岁脑瘫儿童10人,筛查白内障患者153人。
持续开展“平安老城”建设,年内接待群众来信来访33批42人次,乡级受理办结10批16人次。认真落实“4+2”矛盾纠纷化解机制,乡村组三级受理调解各类矛盾纠纷296件,调解成功287件,调解成功率97%。持续深化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强化法治宣传教育,年内共开展各类普法宣传宣讲活动54场次。开设马路学堂,成立综合行政执法队,为老城发展筑牢法治屏障。紧盯集镇区域及项目建设等重点,出动执法人员超600人次,整治乱摆摊点70多处,赶集日疏导交通30余次,城乡环境更加宜居。全年林业行政案件立案33起,承接机改前行政案件22起,机改后立案查处11起,收缴罚款98万元,办结案件21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