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元谋县新华乡,一项纪录引人注目:自2009年以来,全乡连续16年未发生一起命案。这份“平安答卷”背后,是新华乡人大代表深耕基层治理一线,以“排查员、调解员、宣传员、监督员”多重身份融入乡村治理体系,探索出一条“源头预防、多元共治、法治护航”的基层善治之路。

源头预防,当好风险隐患“排查员”。新华乡人大主席团依托“代表联络室+网格化”机制,将51名县、乡两级人大代表嵌入全乡30个治理网格,建立“周走访、月汇总、季研判”工作机制,通过“田间唠家常、院坝听民声”等方式,动态摸排家庭矛盾、邻里纠纷、土地争议等风险隐患。建立“三色预警”精准施策,对摸排问题实行“红黄绿”分级管理,对重点人群进行风险等级标注,形成包保责任清单,明确乡村组三级包保责任人,按照红黄风险等级每月一走访、绿色风险等级每季度一走访的要求,定期开展走访工作。通过“民生台账”兜底保障,建立孤寡老人、留守儿童等重点群体关爱台账,人大代表结对帮扶困难家庭43户,积极协调解决就医、就学等问题,从源头减少因民生问题引发的社会矛盾。
多元化解,做好矛盾纠纷“调解员”。针对农村矛盾易发领域,新华乡人大主席团创新“代表+”调解模式,发挥好代表在群众中的威望优势,与老党员、退休干部、致富能手等乡贤共同加入调解队伍,通过“情理法”融合方式化解土地流转、婚恋纠纷等“棘手事”。2024年,新华乡共受理各类信访件14件,初信初访化解率100%。召开综治例会11场次,落实“4+2”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排查矛盾纠纷64件、化解56件。

深耕普法,做好法治建设“宣传员”。新华乡人大主席团以“普法强基补短板”行动为抓手,推动法治教育融入乡村生活场景,人大代表带头开展“送法进村”活动,通过院坝会、案例展演等形式,普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等法律法规。乡人大代表李春是新华乡民间文艺队太平花灯社队长,他将命案警示、反家暴等法律知识编成花灯、小品、快板等节目,利用火把节、春节等节点巡演30余场,覆盖群众3000余人次。同时,代表们积极协助村组管理,因地制宜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将移风易俗、环境整治等内容纳入其中。2024年评选“文明家庭”11户,创建“美丽庭院”407户,乡风文明水平显著提升。
凝聚合力,做好平安建设“监督员”。新华乡人大主席团常态化开展平安建设专项监督,每年组织人大代表对校园安全、道路交通、重点人群管理等工作开展视察、调研,提出“加强留守儿童心理疏导”“完善乡村监控网络”等建议20余条。
新华乡人大代表扎根群众、深耕网格,以“脚上有土、心中有谱”的务实作风,打通了风险防控的“最后一米”,实现了从“被动维稳”到“主动创安”的转变,为乡村振兴筑牢了平安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