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城乡积极探索和实践会计管理服务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路径,切实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通过“四坚持四强化”的方式,使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从事后监督转为实时动态全面监管,实现传统管理向现代化管理、单一管理向综合管理、封闭管理向开放透明管理转变。

坚持统一思想,强化协同配合。结合万名党员进党校培训、“书香老城”读书活动,将村集体“三资”管理列为重要学习培训内容,组织纪检、站所负责人、10村委会村、组党员干部开展党校培训1期,组织干部职工开展读书学政策培训1期,明确乡村组党员干部相关职能职责及方法步骤,加强协同配合,进一步管好“三资”账。

坚持制度先行,强化依章办事。老城乡制定《老城乡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制度》,对农村集体财务收入管理制度、农村集体财务开支审批制度、财务公开制度、农村集体资产清查制度、建立资产台账制度、资产评估制度、资产经营制度、资源登记簿制度、资源承包、租赁合同管理制度、集体建设用地收益专项管理制度、公开协商和招标投标制度作出明确规定。同时,严格执行村集体资金使用审批程序,审批流程按照报账员、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村监委主任、乡挂点领导、乡分管领导、乡主要领导、出纳的顺序,依次审核通过后,方可形成支出。
坚持公开透明,强化阳光监督。坚决施行“阳光三资”公开制度,做到每季度严格要求公开和村级组织每月主动公开财务收支情况相结合,在村设置“三资”信息化管理平台系统(“小微权力监督一点通”平台)村务公开查询窗口,及时向群众公开“三资”管理使用情况。同时,通过群众意见举报箱、相关信访举报平台等畅通村集体“三资”管理违法违规行为线上线下举报渠道,对群众举报的意见由村监委配合乡纪委及时进行核实处理。

坚持审核监督,强化问题整改。指导村务监督委员会加强村级集体“三资”管理情况日常审核监督,村级会计委托代理中心加强对各项财务收支票据进行审核监督,对不符合规定的,要求补办手续或建议不予入账。乡政府成立农村集体经济审计领导小组,加强农村集体经济审计力度,及时清理以据抵现,处理各类违规支出等问题,并对审计巡察发现问题严肃彻底整改。
通过“四坚持四强化”老城乡规范了全乡农村集体“三资”的监管方式,进一步压实了监管责任,促使农村“三资”管理能力、村集体的经济实力和服务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为老城乡实现乡村振兴提供有力经济服务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