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谋县新华乡始终秉持“命案可防、命案必防”理念,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浦江经验”,紧扣重大矛盾纠纷及突出风险隐患事前、事中、事后,创新“3+5+5”命案防控机制,全乡连续15年实现无命案,成功创建州级无命案乡镇、信访工作“三无”乡镇。

事前五倡导五减少,营造氛围让群众不想“闹”
一是倡导邻里和睦相处,减少邻里矛盾。大力宣传“与邻为善、与邻为伴”理念,充分发挥网格员和农村“五老”人熟地熟、威望高的优势,邻里有纠纷及时回应,邻里有矛盾耐心调解,将邻里矛盾化解在村组,实现矛盾不出村、不上交,全乡邻里矛盾纠纷数量3年下降60%。
二是倡导婆媳和睦相处,减少婆媳矛盾。深化婆媳角色转化历程不易的再认识,教育引导婆媳双方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互相尊重、互相理解、互相包容、敬老爱幼。新华乡婚姻家庭矛盾纠纷连续2年均为低风险等级,且在第一时间实现100%调解。
三是倡导婚育新风,减少婚恋矛盾。引导广大群众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婚恋观、生育观和家庭观,恪守道德伦理、公序良俗,培养互敬互爱、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自觉抵制大操大办、天价彩礼等陈规陋习,新华籍群众离婚率连续3年实现下降。
四是倡导勤劳致富,减少利益纠纷矛盾。教育引导群众树立“不义之财不可取,不善之事不可为”的理念,加强守法、自强、诚信、友善、感党恩教育,减少矛盾纠纷来源,全乡盗窃案件连续3年实现下降。
五是倡导文明饮酒,减少酒后矛盾。把倡导文明饮酒作为一种美德,乡村组干部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带头文明饮酒、带头遵规守纪、带头做好劝导督导,做到喝酒不开车、开车不喝酒,形成党员干部带头、广大群众自觉执行的良好氛围,全乡连续10年没有发生因酒后滋事引发刑事案件。

事中五关注五消除,就地化解让群众不能“闹”
一是红白喜事必关注,消除聚餐酒后矛盾隐患。实行辖区红白喜事村组两级报备制度,发现纠纷隐患及时劝解、就地化解,全乡3年来没有因红白喜事酒后滋事报警出警案件。
二是危险物品必关注,消除外力致伤致亡隐患。全面加强易制爆化学品、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管制刀具等危化品源头管控,深入开展五金店、烟花爆竹零售店、钢材售卖店等重点行业场所巡查检查,消除各种“定时炸弹”,全乡10年来没有因危险物资管控不力导致刑事案件发生。
三是特殊人群必关注,消除关爱管护不力突发风险。重点关注孤寡老人、困难群体、重病重残、精神障碍、生活特困、重点人员等特殊群体,实行“周通话、月走访”制度,党委政府落实关爱措施,压实监护人职责,严防特殊人群“灰犀牛”事件发生,全乡3年来没有因特殊人群管护不力导致的刑事案件发生。
四是易“闹”人群必关注,消除易“闹”人群带头滋事风险。紧盯辖区思想偏激、性格扭曲、有暴力倾向、生活失意、心理失衡、行为失常、缠访闹访、有过纠纷等重点易“闹”人群的管理和服务,特别是针对有纠纷对立双方当事人,在矛盾未化解前,强化对两者的稳控及关注,严防“冤家”对头及易“闹”人群冲动“点火”。
五是突发矛盾必关注,消除小矛盾大案件风险。始终把群众的“小事”当成“大事”办,发现群众生产、生活中的一些小纠纷、小隐患、小问题、小误解第一时间赶到并及时处置,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全乡3年来矛盾纠纷在村组两级化解,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矛盾不上交”目标。

事后五分析五警醒,根源纠治让群众不再“闹”
一是事件起因必分析必警醒。对矛盾纠纷起因进行分析,厘清事件最本质原因,抓住关键、对症下药,严防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二是事件处置过程必分析必警醒。对矛盾纠纷处置过程进行分析,认真查摆处置中各环节的科学性、有效性,不断优化处理方式方法,力促处置过程及方式的公平公正,提升“说服率”,减少“翻案率”。
三是事件处置成败必分析必警醒。对矛盾纠纷处置成败情况进行分析,举一反三,成功的形成典型经验推广,不足的汲取教训严防“重蹈覆辙”。
四是事件类别必分析必警醒。对矛盾纠纷类别开展分析,精准确定属于邻里纠纷、经济纠纷、山林纠纷或者是婚姻家庭矛盾纠纷,做好统计和分析,将容易引发案事件的领域作为重点来抓。
五是事件反映出的漏洞必分析必警醒。对矛盾纠纷发生的整体过程进行复盘和分析,深入分析研究哪个环节、哪个程序、哪种方式存在问题,坚持问题导向,举一反三扬优势、补短板,更好地推动工作,构建“零发案、秩序好、乡风文明、社会稳定、群众满意”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