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首页 >> 新闻动态 >> 乡镇动态

凉山乡:红戏润心承文脉 彝绣传艺续非遗

日期:2025年11月05日   作者:李晓娜   来源:凉山乡    点击:[]

为厚植红色基因,传承非遗文化,近日,元谋县文化馆组织众多文艺工作者来到凉山小学,开展“云南艺术基金资助项目花灯小戏《红军树》暨元谋县文化馆2025年非遗进校园”活动,精彩的文艺表演与生动的彝绣教学相结合,为全校师生呈现了一场沉浸式的文化盛宴。

作为本次活动的核心亮点,花灯小戏《红军树》以元谋本土红色历史为蓝本,用极具地方特色的花灯艺术,再现了革命年代红军与群众鱼水相依的感人故事。舞台上,演员们身着传统服饰,以婉转的唱腔、细腻的表演,将红军战士为民解难、群众冒死支援的场景演绎得淋漓尽致。该剧将红色文化与非遗艺术深度融合,让孩子们在欣赏传统戏曲的同时,深刻感悟革命先辈的奉献精神。

整场演出内容丰富多元,器乐演奏《云宫迅音》以灵动旋律拉开序幕,瞬间点燃现场气氛;歌曲《美丽神奇的元谋》《诗话元谋》用悠扬歌声展现家乡的自然风光与文化底蕴;饱含乡土情怀的《羊街》传递着对故土的眷恋;最后,《我和我的祖国》的激昂旋律响起,师生共同跟唱,爱国之情在校园中久久回荡。

演出结束后,凉山乡省级非遗传承人李贵琼、杨文香两位老师带来了别开生面的彝绣教学。她们从彝绣的历史渊源讲起,详细演示了基础针法技巧与色彩搭配秘诀,手把手指导学生穿针引线。孩子们兴趣盎然,认真模仿练习,在一针一线中感受传统手工艺的独特魅力。

“《红军树》的故事太感人了,彝绣也特别有趣,今天不仅学到了红色历史,还掌握了新技能!”四年级学生李同学兴奋地说。现场教师也纷纷表示,这种“演出+教学”的模式创新了文化传播形式,让红色教育与非遗传承更接地气、更具感染力。

此次活动为孩子们搭建了亲近传统艺术、感悟红色历史的优质平台。未来,凉山乡将继续联合县文化馆,链接更多非遗资源,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进校园活动,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让非遗之花在校园绚烂绽放,为乡村教育注入持久的文化活力。

上一条:元谋县老城乡:摩托轰鸣奏响“体育+旅游 促三交”新乐章
下一条:物茂乡:织密民生保障网 点燃群众参保热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