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乡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扩面增效作为“民生工程”“民心工程”,通过三大核心举措,推动工作闭环落实,切实保障群众养老权益。
以“三级包联”压实责任,凝聚工作合力。建立乡—村—组三级包联责任体系,乡级牵头抓总,主要领导靠前指挥,实行“周通报、月评比”制度,以“红黑榜”公示参保进度,且成效与干部绩效、评优评先挂钩,激发工作主动性;村级包片负责,班子成员及乡干部全员下沉,分片包保4个村委会,与村“两委”协同,变“群众跑”为“干部跑”,推动政策在一线落地;组级宣传到人,35个村民小组长担任“政策明白人”,用“土话”讲解参保实惠,打通政策宣传“最后一米”,提升群众参保意愿。

以“数据赋能”精准施策,提升扩面效能。依托数据手段推动工作从“粗放式”转向“精准化”,通过县人社局数据、云南人社一体化平台,定期比对断保、脱保、漏保信息,精准识别未参保人群;针对新业态从业者、灵活就业人员等重点群体,分类宣传“多缴多得、长缴多得”政策,帮算“经济账、长远账、亲情账”,推动参保提档;组建政策宣讲队,以“线下摆摊+入户讲解+线上推送”宣传,累计发放手册500余份、电话及入户宣传400余次、推送政策视频30余条,实现政策“立体发声、精准触达”。

以“服务下沉”优化体验,打通经办堵点。立足山区实际,构建“1+4+35+N”便民服务体系,以乡社保中心为核心,辐射4个村委会、35个村小组,提供参保登记、资格认证等N项服务;推行“三办”工作法,对行动不便群众“上门办”,累计100余人次、外出务工人员“远程办”、政策疑问“现场办”,新增灵活就业人员全实现线上参保;转变理念从“坐等上门”为“主动服务”,借数据反馈精准联系未参保群众,提升服务温度与实效。
截至目前,凉山乡基本养老保险共参保2106人,参保率达94.2%;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缴费率达92.92%,500元以上档次参保缴费占比达9.3%,较上年提高6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