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八五”普法规划实施以来,黄瓜园镇积极探索普法形式,将具有本地特色的花灯与法治宣传教育深度融合,多措并举让花灯普法成为乡村法治建设的亮丽名片,有效提升群众的法治意识,为乡村振兴营造了良好的法治环境。
一是挖掘(传承)花灯文化,创作法治节目。鼓励辖区内花灯队将婚姻家庭、邻里纠纷、防骗反诈等与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知识编写成通俗易懂、朗朗上口的花灯唱词和剧本。组织编排具有本地特色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普法惠民生》等花灯小戏。这些节目不仅保留了花灯艺术的独特魅力,还巧妙地将法律知识融入其中,使群众在欣赏花灯表演的同时,轻松学习到法律知识。
二是培育队伍,壮大花灯普法力量。为确保花灯普法活动持续开展,黄瓜园镇积极组建花灯普法队伍。定期举办花灯普法培训班,邀请县、镇资深花灯艺人、法律工作者授课,对来自各村的文艺骨干进行系统培训。内容涵盖花灯表演技巧、法律知识解读、舞台表现等方面,提高其综合素质和普法能力。截至目前,黄瓜园镇已组建12支花灯普法队伍,成员达120余人,已累计培训120人次,培养出一批既精通花灯表演又熟悉法律知识的“法律文艺明白人”。
三是丰富演出形式,扩大普法覆盖面。根据不同的受众群体和演出场所,灵活安排花灯普法演出形式。除了在乡镇集市、文化小广场等人员密集场所举办大型花灯普法演出外,还组织花灯普法队伍深入各村组,开展“送法下乡”活动,将法治花灯送到群众家门口。同时,结合农村传统节日、民俗活动等契机,如春节、元宵节等,将花灯普法融入其中,让群众在欢庆节日的同时接受法治文化的熏陶。今年以来,共开展花灯普法演出15场次,受益群众达5000余人次。
通过一系列举措,黄瓜园镇的花灯普法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下一步,黄瓜园镇将持续深化花灯普法工作,不断创新形式和内容,以更接地气的方式向群众传递法律知识,让花灯普法这一特色品牌持续绽放光彩,为“八五”普法工作的深入开展贡献更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