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元谋县人民政府
首页 >> 新闻动态 >> 元谋动态

新闻发布会丨三产增速居全省第一!楚雄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篇章

日期:2024年11月21日   作者:   来源:云南省网上新闻发布厅    点击:[]

11月20日下午,云南省全面深化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新闻发布会·楚雄专场在云南海埂会堂召开,相关负责人介绍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楚雄彝族自治州紧扣“三大经济”、生态环保和民生领域,2021年以来,新增国家和省级授权改革91项,自行探索改革年均100项以上,3年多来,诸多基础性改革取得实质性突破,51项改革经验在全国推广、112项在全省宣传推广。这些改革,既为全州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有力推动经济总量在全省16个州市和全国30个民族自治州连续两年分别上升1位至第5位,也为全国、全省贡献了楚雄智慧。

5个方面了解,楚雄“全面深化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情况

1、以改革增强经济发展动力 滇中崛起增长极实现新跨越

围绕建设“滇中崛起增长极”光荣使命,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以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为目标,聚力打造5个千亿级和6个百亿级产业,为滇中崛起增长极建设蓄势赋能。

全力打造现代农业示范区

按照产业化、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思路,构建“1+8+2”特色农业产业体系,开展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推进现代化灌区建设让农业发展更加有保障,成功创建元谋县南繁冬夏繁国家级制种大县、姚安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禄丰全国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等12个国家级农业示范品牌,蔬菜、水果、核桃、花卉、中药材、食用菌等种植规模居全省前列,“楚粳48号”实现全国高原粳稻国审品种零的突破,冬早蔬菜调出量常年稳居全省调出省外量的60%以上,花卉种植占全省40%左右、鲜切花面积和产量均居全省第2位。

全力打造绿色能源和绿色制造融合发展示范区

探索“绿电+先进制造”模式,全产业链打造绿色硅光伏、钛、钒钛、铜等产业集群和“风光水储”一体化清洁能源基地,成为全球最大的海绵钛生产基地、重要的氯化法钛白粉生产基地,全省最大、全国前五的永仁致信独立储能示范项目投产并网,建成和在建光伏装机规模达1051.36万千瓦、居全省第1位、占比达全国1%,获全国全域交能融合建设试点。

全力打造全域旅游目的地和康养旅居胜地

主动融入“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建设,推进文旅康养融合发展,持续完善“吃住行、游购娱、康体休”,每年吸引近10万人到楚雄旅居,让“想要健康到楚雄”成为一种新时尚。2024年楚雄市、元谋县上榜全国县域旅游发展潜力百佳县,火把节期间一日游游客达120.54万人次,今年前三季度,累计接待游客4495.29万人次,三产实现产值562.4亿元、增长7.4%,增速居全省第1位。

2、以改革全面提升治理能力  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取得新成效

坚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各项工作的主线,打造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升级版。

巩固示范创建促团结

深入实施“枝繁干壮”“幸福花开”“石榴红”“润土培根”工程,楚雄州的4个县市5个单位被命名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示范县示范单位,326个单位被命名为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

传承优秀文化促融通

深挖元谋人、彝绣、中彝医药等历史文化价值内涵,引导各族群众树牢“五个共同”的中华民族历史观,加深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了解和热爱,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提升治理效能促和谐

探索“四个一”改革,将资源、服务、管理向基层下沉,推动乡镇从“行政末梢”转向“治理枢纽”,连续5次荣获“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州市”,获“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合格城市”。

3、以改革擦亮生态文明底色  绿美楚雄建设绘就新画卷

持续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一体推进制度集成、机制创新,积极推进美丽云南建设楚雄实践,获评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州,成为全省创成国家级、省级生态文明示范品牌最多的州市。

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塑造环境之美

10县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8.05%,41个国控、省控断面水质优良率达95.1%,土壤环境风险得到全面有效管控,生态环境质量稳步提升,蓝天白云、空气清新、山清水秀成为楚雄标配。

持续推进产业绿色转型壮大经济之美

全面推进重点领域节能低碳改造,楚雄高新区(云甸片区)成功列入全省首批零碳园区创建名单,成立全省首家碳汇研究院,州内首批绿色电力证书成功发售。

筑牢西南生态安全屏障涵养生态之美

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国内唯一原生绿孔雀书写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动人故事,63个“绿美典型示范样板”列入省级奖补名单,2012年以来,累计完成营造林565.43万亩,全州森林覆盖率达62.09%,为筑牢祖国西南生态安全屏障作出了楚雄贡献。

4、以改革服务内外发展大局  对外开放新高地彰显新作为

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省发展战略,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打造对外开放平台

楚雄开发区转型升级为国家级高新区,建成沪滇协作产业园9个,设立滇中海关驻楚办事处,与尼加拉瓜、南亚东南亚、欧盟等国家和地区经贸合作持续深化,楚雄彝绣走出大山,亮相上海、米兰时装周、巴黎国际博览会、中国企业家博鳌论坛等国际舞台,成为主动服务和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生动实践。

培强引育开放主体

强化科技和资本赋能,创新基金招商、股权投资,助力宇泽、国钛成为全省仅有的2户独角兽企业,连续两年在全省招商引资综合质效考核中排前3位,华能、隆基、龙佰、神威等世界和中国500强及行业龙头企业扎根楚雄。

营造扩大开放环境

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抓实10件惠企实事,开展“局长坐诊接诉”,政务服务“走流程”获《人民日报》点赞,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考核全省第一,2021至2023年累计拨付助企纾困资金11.41亿元,优化营商环境促进经营主体倍增工作持续走在全省第一方阵。

5、以改革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全省最干净城乡展现新风貌

坚持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应,探索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农业综合水价改革、“幸福里”就业服务、“客货邮”融合发展等一批在全国全省叫得响、立得住、推得开的经验模式,切实让人民成为改革的最大受益者。

加快推进乡村建设

全域深化“千万工程”楚雄实践,努力打造全省最干净城乡,成立云南首家乡村振兴学院,大力推广“企业+传承人+绣娘”等创新做法促农增收,彝绣产业带动5.7万绣娘人均增收3570元,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增长13.5%,获评全省唯一国务院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督查激励州,乡村振兴实绩考评连续3年全省第一。

着力提升城镇品质

持续推进“强州府”行动,加快推进“楚南牟双广”同城化组团式发展、昆楚协同发展,深入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打造一批区域性节点城市和各具特色的小城镇。

全面发展社会事业

“幸福里”等一批就业服务品牌帮助20余万产业工人月收入稳定在4000元以上,得到省委书记王宁多次点赞;办好老百姓家门口的学校和医院,全州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94.02%,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9.47%,州产教联合体列入国家级市域产教联合体创建备选名单;获评全国健康城市建设样板市,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S)支付方式改革入选全国十大医改经验,入选2024年中央财政支持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城市名单;社会保障扩面提质,首创的社保服务“康乃馨”行动经验在全省推广,建成各类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427个,“老年幸福食堂”遍布全州,儿童之家实现1106个村社区全覆盖,省对州妇女儿童工作综合绩效考评“六连优”,“一老一小”在楚雄的生活更加幸福。

记者:近年来,楚雄州在推进高原特色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方面有哪些好的做法?相关情况如何?

中共楚雄州委副书记、州委政法委书记崔同富:

近年来,楚雄州锚定建设特色农业强州目标,明确了“1+8+2”的产业布局,做足做活“土特产”文章。前三季度,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实现了412.81亿元,增速高于全省;全州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7%,居滇中五州市第1位,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成效显现。

持续打造滇系种业核心区

推进种业“育、繁、推、管”全链条发展,楚粳27号、28号、37号被农业农村部认定为云南省仅有的超级稻品种,“楚粳”系列水稻是云南省推广面积最大的水稻品种,元谋县被农业农村部认定为“南繁冬夏繁”国家制种大县,以花椰菜为主的繁制种量占全国60%、全省90%。基本形成以水稻、青稞、蔬菜、油菜、花卉、畜禽、野生菌等为主的现代滇系种业发展格局。

持续打造高原蔬香果地

不断提升“中国冬早蔬菜之乡”、第一批中国特色农产品蔬菜优势区等美誉,发展蔬菜170万亩,建成全省最大冬早蔬菜生产基地,建成亚洲最大晚熟芒果单体连片基地,发展特色水果68万亩。不断夯实全国“南菜北运”“滇菜外运”主要商品蔬菜生产基地和“西果东送”优鲜果品供给基地优势地位。

持续打造菌香名城

“南华县野生菌达1021种、食用菌354种,野生食用菌种数占全省已知种的39.7%”资源普查成果重磅发布,品品鲜等全国食用菌头部企业相继落户,南华国际野生菌交易中心开市,“菌香之星”活动推动农产品“触电上网”,“世界野生菌王国”金字招牌不断擦亮,食用菌产量和产值有望连续六年居全省第2位。

持续打造浪漫花都

作为中国乃至世界的温带花卉最适宜种植区,大力发展花卉面积达13.5万亩,鲜切花面积和产量居全省第2位。不断升级“云南鲜花会客厅”,喜迎八方来客赏花、品花、购花。姚安国际花卉交易中心即将建成投入运营,即将成为全省第二个大型花卉交易中心,“世界好花看云南,云南好花在楚雄”深入人心。

紧盯联农带农

深入推进脱贫人口增收三年行动,肉牛养殖中探索“保险+金融”模式让农户“0启动资金”就可以开始养牛;食用菌栽培以“提供菌包+技术指导+保底回收”模式让农户低投入当上“菌老板”;武定鸡“公司供苗+农户养殖+统一销售”激发产业潜力。同时,楚雄还大力推动核桃、中药材、畜牧业等特色产业发展,真正搭起老百姓家门口的“致富路”。

记者:楚雄州“四个一”改革为全省推动服务基层治理作出了有益探索,当前楚雄州“四个一”改革的最新进展情况如何?

中共楚雄州委常委、楚雄州人民政府常务副州长程鹏:

2023年以来,楚雄州探索创新“四个一”基层治理模式,推动乡镇从“行政末梢”加速向“治理枢纽”转变,以实实在在的改革成果助力基层治理效能持续提升,“四个一”改革经验入选全省作风革命效能革命2024年第一批先进典型。目前,“四个一”改革由点到面全面推进,为破解基层治理难题提供有力支撑。

一张清单明权责,破解基层“权小责大”问题

以“一乡镇一清单”模式推进乡镇明责赋权扩能改革,构建“事项动态调整机制”,形成“法定职责+赋权事项”的乡镇权责清单体系,做到契合基层需求,贴近发展需要。目前,全州所有乡镇平均承接赋权事项135项、承接率达95.07%。

一颗印章管审批,破解群众“办事难”问题

在全州103个乡镇1106个村(社区)设置便民服务中心(站),以“前台+后室”快捷办公模式,实行一窗受理、并联审批,推进办事提质增效,实现基层办事“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2023年以来,乡、村两级累计受理办件达227.70万件。

一支队伍管执法,破解乡镇“执法难”问题

在每个乡镇组建不少于5人的综合行政执法队,建立信息通报、案件移送、执法会商、争议处理等县乡执法联动机制,推动乡镇执法力量从“单兵作战”到“协同发力”转变,真正做到“看得见”就“管得了、管得好”。改革以来,全州各乡镇综合行政执法队开展执法宣传服务2735余场次,日常执法检查5016余次,行政执法案件610余件。

一体协同强治理,破解基层“资源少”问题

构建“综合执法+应急救援+基层治理”一体协同工作机制,组建规模不少于15人的乡镇综合应急救援队,打造一支具备抢险队、救援队、巡防队、服务队、宣传队“五队一体”的综合治理力量,达到阵地合建、人员合用、物资共享的“1+1+1>3”的末端治理效果。截至目前,全州已招录乡镇专兼职综合应急救援队员1669人,共处置群众突发事件2000余件,处置灾情848起,出动人员7563人次、车辆752辆次,抢救被困人员50名,形成“防灾在事前、小灾不出乡、大灾不出州”的安全治理格局。

上一条:从“旅游”到“旅居”,元谋县发挥资源优势打响“暖冬文旅品牌”
下一条:元谋县举办2024年非遗传承及公共文化服务培训会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