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提升基层药品管理水平,保障群众用药安全可及,元谋县以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为抓手,聚焦药事管理“规范化、集约化、智能化”发展方向,通过七项重点举措系统推进改革,持续强化基层药学服务能力,推动县域药事管理工作取得新进展。
健全制度体系,夯实药品管理基础。立足县域医疗服务实际,严格依据国家政策法规,科学制定《元谋县紧密型县域医共体药品目录》及《统一采购方案(试行)》,明确药品遴选、采购、使用全流程操作规范,为全县各级医疗机构提供统一、可落地的操作指南,从制度层面实现药品管理“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推进中心药房建设,促进资源集约共享。县域医共体中心药房建设已进入实质性推进阶段,目前已完成可行性研究编制。项目建成后,将全面整合各成员单位药房资源,实行“统一管理、集中调配”运营模式,由中心药房统筹承担药事管理日常职能,同步指导基层药房标准化建设,推动优质药学服务延伸至乡村“最后一公里”。
打造处方审核中枢,提升合理用药水平。加快区域处方集中审核点评中心组建进度,构建以牵头医院临床药师为核心、成员单位协同参与的专业审方团队。推行“智能初审+人工复核”双轨审核机制,对医共体内所有处方实施前置审核与事后点评闭环管理,预计2024年12月全面运行,将有效提升处方合规率与临床用药安全性。
科学编制用药目录,实现分层分类供给。坚持“贴近疾病谱、服务民生”导向,综合国家基本药物、医保目录及集采中选品种,经四轮筛选与专家论证,于2024年11月完成医共体用药目录编制。目录涵盖西药与中药两大类,按县级、乡镇级分级管理:县级西药1220个品规、中药1060种;乡镇级西药1205个品规、中药1036种。村卫生室可配备西药1205种、中药饮片1060种,全面对接乡镇卫生院用药范围,确保基层用药连续稳定。
聚焦重点慢病,专项制定“四病目录”。针对高血压、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高脂血症四大高发慢性病,专门制定“四病用药目录”,优先实现重点病种用药、儿童专用药及地方病用药在县域范围内统一配备。打破传统“一品两规”限制,进一步增强临床用药选择灵活性,更好满足患者个体化治疗需求。
优化村级药品配置,打通服务末端堵点。结合服务人口与实际用药需求,由医共体总院临床药师团队牵头制定方案,经医共体理事会审议通过后,对村卫生室基本药品目录进行扩容。明确服务人口达800人以上的村卫生室,必须配备急救药、降压降糖基础药等25种常用药品;确有额外需求的,可依据目录增补,切实缓解农村群众“购药难”问题。
建立动态调整机制,实现供需精准匹配。建立常态化药品增补申报与年度评估机制,每年定期优化目录结构。医疗机构遇临床急需可提交申请,经专家评审后纳入补充。患者因治疗需要使用特殊药品,凭二级以上医院诊断证明和处方可登记缺药信息,启动临时采购程序。高频次登记且确有普遍需求的品种,将在下一轮目录调整中实现上下衔接,推动“临时补缺”向“常态供应”转化。
通过七项举措的系统化落地,元谋县正加速构建“覆盖全域、层级清晰、运转高效”的基层药事管理体系,为群众提供更安全、便捷、可及的用药服务,为县域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